标题:一位阿罗汉看到地上的蚂蚁,为什么突然流泪了? 内容: 点击"天祥宝光园"关注我们天祥宝光园公众号:txpt123共享生命之美,一探灵性究竟,传递健康知识,佛医养生(公开许多不为人知的偏方、土方)两性、亲子、人际关系、冥想、内观、觉悟、职场、风水、改运、运势。 关注人数突破数十万的大型公众平台 ! 01. 当年,释迦牟尼在印度修建讲学的精舍,有的弟子正干着活,突然看到地上的蚂蚁,然后就流泪了。 为什么呢? 这弟子已经证到了阿罗汉,有宿命通。 他看到:上一任佛建精舍时,这个蚂蚁当时就是蚂蚁。 这中间过去多少多少万年了,它们还在那当蚂蚁。 老猪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没在意,第二次看到时也没在意。 我知道佛不说谎,但这种故事太漫长久远,远的让我这等只能看到眼前三寸的人,想当然地当神话故事看。 但接着看到黄念祖上师的几句分析,蒙了。 【“令离三途,得无上力”(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黄上师大义是说,你不要觉得堕落到畜生道没什么——像老猪这样冥顽不灵的人,就觉得意气用事没什么,我蛮横一点,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即使做了猪一般的事,下辈子就当猪呗,有什么了不起。 没那么简单,没那么便宜。 就像那些蚂蚁一样,脑子里全是蚂蚁的事:这个蚂蚁怎么样,那个蚂蚁怎么样,这个蚂蚁是国王,那个蚂蚁是工头,它咬我了,它打我了,我要怎么样怎么样……八识里全是这种事,冤家债主全是蚂蚁,冤冤相报也都是蚂蚁,出不了这个圈的。 02. 蒙了。 我知道这不是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方便说法、迷信骗人,这是真事、真实。 不要说人的一举一动,就是一思一想,都会在八识中种下种子,与对方缠绕捆缚。 若不看透若不放下,这场梦结束,随即进入下一个梦,循循环环,永无终止。 那个“色”本来是假的,你把种种物质的分别当真,就会产生“感受”;你把某个感受当真,就会随之形成种种“想法”;想法再当真,就产生“行为”;行为又当真,就成了我的一部分,是谓“识”。 就像梦中你有一点点念想,围绕这点念想,瞬间相关的山河大地、种种人物、事件就都出来了。 一念分别心,嗖嗖,瞬间受、想、行、识就跟着出来了。 你还别觉得这些瞬息万变的东西是假的,当时的你就觉得是真的,梦中你被人追杀:那高低起伏的地面,那风声,那跳跃,那凶神恶煞,那杀气,那刀锋,那门,那锁不住的门锁,那紧迫感……对当时的你来说统统都是真的,就像现在你手里的手机一样真。 那怎么办呢? 别当真! 假的! 断! 03. 昨天聊的阿罗汉与蚂蚁的公案。 头条里不少朋友发问,我们就接着这一话头再细聊几句:这个公案的惊心之处,是让老猪恍然明白了分别心的可怕。 你想上一尊佛出世,这些蚂蚁在工地上当蚂蚁;又过了几万万万年,它们还在工地上当蚂蚁。 为什么? 它们八识之中全部是蚂蚁的事儿啊。 1. 动心这个公案有个大秘密,但老猪组织了几次语言,都受限于能力,没法讲清楚。 我举个例子剖析给你看:比如说,你是那只蚂蚁。 你看到另一只蚂蚁,很好看。 得,就这一念,深种心头。 待到死时投胎,这个种子一旦翻出来,你“刷”跟着就跑了,又推演剧情了,又投胎成蚂蚁了。 你看这个地方恐怖不恐怖? 冤枉不冤枉? 第一、那蚂蚁未必跟你有过什么情缘;第二、你甚至未必知道那蚂蚁的基本信息;第三、你甚至未必记清那蚂蚁的长相。 就那一念喜欢,就那一念分别心,就那一丝黏着,你就得与对方来回结缘,始终跳不出这个轮回的圈子。 蚂蚁是这样,人不是这样吗? 这还仅仅是一念色心。 咱们想想自己一生中会与多少人、多少事打过交道? 产生多少恩怨情仇? 你这心动了多少次? 你能跳的出你那个“蚂蚁圈”? 你打坐时,这些心动过的种子翻动让你熬不住。 等死时更没戏,又跟着跑啦! 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你觉得人道还不错,比蚂蚁强多了。 那天道众生看人,跟蚂蚁也差不多。 折腾呗。 04. 2. 心系一念以前有一家富户,少奶奶信佛,天天念观世音菩萨,女佣人很羡慕。 她看见少奶奶已经有福,还在修福、还在念,就心想:我也要念,也要增福。 于是女佣就求少奶奶教她。 少奶奶正在吃荔枝呢,她瞧不起佣人:你还配念佛? !你不识字,啥都不懂。 于是就指着手里的荔枝核说:念荔枝核吧。 佣人一听还当真了,她就念“荔枝核”,整天念“荔枝核、荔枝核……”。 这个佣人有个儿子,后来出海回来,就告诉妈妈说:“好险! 好险! 我们的船翻了,掉到大海里头了,可是有个东西把我漂起来了,漂、漂、漂到海岸上,我登了岸之后,回头一看,哪! 好厚一层都是荔枝核”。 你想想这是什么道理? 这女佣没念观世音菩萨,念得是莫名其妙的“荔枝核”啊。 但这有什么要紧的啊? 她心里想的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那一位,且能一心去念,没有杂念。 这不是念佛吗? 心清,则月现。 你嘴上念八十八佛圣名,心里八十八种烦恼此起彼伏,怎么能链接上呢? 3. 习气我们凡夫嘛,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烦恼。 但你有没有发现,烦恼的根源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东西,它是一种连绵的念头(情绪)相续,它是一种习气。 就比如上面聊到的,你喜欢一个人,样子名字等等统统都不记得了,但是这个喜欢的情绪一直都在。 你喜欢什么,烦恼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习气。 这个很麻烦,不好解决。 我们拿不出力量,来斩断喜欢与烦恼的习气。 道理很好讲啊:不生分别心,随缘生活。 实际上呢,随随便便就跟着习气跑掉了,去爱蚂蚁了,去跟蚂蚁吵架打架厮杀去了。 这一跟着乱跑,就跟着在六道里窜来窜去,没止境了。 现在还不错,我还愿意写这些玩意,你还愿意看,等跑的野了,像猴王一样击杀其他公猴、抢占一切资源、配上三宫六院,这才爽嘛。 在轮回中搞得这么刺激这么爽,咱们谁还关注这话题? !那时,就晚了,完了。 怎么办? 这个力量怎么拿出来? !你得有个准主意! 本文出处:公众号,老猪说人间 《释迦牟尼建精舍,一位阿罗汉看到地上的蚂蚁,为什么突然流泪了?》《女佣天天念“荔枝核”,为何照样能让菩萨救度溺水儿子?》推荐阅读:修行者在修行圈30多年的神奇经历:坐禅定中打岔,被山神扔出山洞的圣师注:图文选自免费图库遵从cc0协议,若无意中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让你身心越来越健康的念佛窍诀! 如果你业障太重,妄想心太多,那就用印祖提倡的十念记数,可以非常有效地对治妄想。 印祖的十念记数法,就是念佛的时候,从一数到十,再从一数到十。 而不能二十、三十、一百、一千,这样念不行的,太累了,不容易入静。 印祖给我们介绍的念佛方法,既可以摄心,又很轻松不会太累,你只要全神贯注去计数,从一数到十、从一数到十,这样你只要一打妄想,计数肯定就记错了、乱掉了。 如果乱掉了就不要再记下去了。 自己都搞不清楚念到哪里了,还要往下记数,那就闹笑话了,我想天下应该没有这么糊涂的人吧! 乱掉了你就重新来,再从一数到十。 有些人可能连数了十回八回都乱掉了,那没办法,你只有重新来。 你不能糊里糊涂地念,那不行,肯定要重新来。 就是念了十次百次,如果都没念成功,你还得重新来。 我想天下应该没有妄想这么多的人吧! 有些人从一到十这样记也很吃力,更轻松的一种方法就是从一到五,从五到十,分开来记,分两次。 这样就更容易一点。 十念记数还可以分三次,就是三三四。 先念三句,接着三句,最后四句,心里清清楚楚,念完最后四句的时候,你清清楚楚已经念了四句了,就这样三三四,三三四,一直这样念就行。 三三四念佛非常简单,一般最好是念六个字,念四个字也可以,但是不要一天到晚就四个字,最好都念六个字,或者念佛快完的时候念四个字,印祖讲这也是可以的。 这里示范一下三三四,比如说以四个字四字佛号来说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最后是四句。 就这样三三四,没有什么特别难、特别高深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印祖给我们介绍的计数念佛从一数到十,或者更简单的两种——从一数到五、从五数到十,或者三三四的念佛,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从一数到十,或者三三四,记得清清楚楚的,这样想打妄想也打不起来,念佛的时候心里会非常清净。 为什么许多人身体不好,甚至睡觉都睡不好,经常做乱糟糟的梦,睡眠质量很差? 就是因为妄想太多。 念佛不用说将来往生的利益,这一世对你的身心方面也都有极大的利益。 通过印祖告诉我们从一数到十,或者三三四念佛,妄想就没地方落脚了,想产生也产生不了。 先从五分钟开始,不要太长了,刚开始时次数多一点,时间短一点,从一数到十,这样念下去,如果妄想在五分钟内几乎起不来,念完你就感觉心里就会特别清净,精神更好。 印祖在《文钞》中说,计数念法是可以养神的,越念精神会越健旺,身体会越来越好,睡眠也越来越好,身体乃至心里的疾病通过这样念佛,再加上还有佛力的加持,使我们业障消除,福慧增上,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 现在这个时代,亚健康、睡眠不好、神经衰弱的人比比皆是,但你只要老老实实用印祖的这个计数念法,念不了多少天肯定就会有体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利益,乃至刚才说的那些症状都会有所改善。 印祖在《文钞》中讲,平时在动的时候可以拿着念珠,打坐的时候拿着念珠就不合适了,因为手指头掐念珠的时候,手跟心是相连的,手指头动时心也会动,这样打坐心就静不下来。 但是从一数到十计数念佛不用念珠去计数,手也不用动,心里头记就行了,这样不会以身扰心,不用这么累,心容易静下来,精神也会越来越健旺,因为你这样专心念的时候就不会打妄想。 我们许多人身体不好,就是因为被自己内耗了,妄想打多了。 妄想太多了自然身体不好。 不要小看妄想,这些妄想、精神散乱对我们身体影响最大,心理可以影响生理,生理同时又会反作用影响心理,生理和心理是互相关联的。 中医医学上这样讲,西医也这样讲,乃至于佛教《俱舍论》这些小乘的经典中也是这样讲的,身心会互相影响。 我们现在就通过心上念佛的净土修法,影响你的身体。 念佛人最大的忌讳竟是它! 系心一佛,系是系念,我们讲挂念,心里头要常常挂念佛,不要挂念人。 再亲的人都不能挂念,再喜欢、再爱的人不可以。 为什么? 这叫情执,有这个挂念,就去不了极乐世界。 有的念佛念得功夫很好,最后不能往生,什么原因? 情执没放下。 发布时间:2019-12-30 19:07:1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13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