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行最起碼要離開境界相妄想心,否则修什麼都危險 内容: 我們在末法的時候,哪有善知識呢? 實在沒辦法的時候,你就依著你所學的教義,依著經、聖教量,依著佛所說的。 就是依著一部《心經》都可以。 你把心經背熟了,你想《心經》怎麼說的話,一切相跟空差不多,色不異空;再進一步說,色即是空。 空的意思,就是讓你不要在相上起執著,在相上不起執著。 平常在你修行觀想當中,一個斷、一個常,這兩種知見,平常的你經常這樣觀想。 色心二法,心法又分受、想、行、識。 把五蘊就說成色心二法,千萬別把五蘊當成是我,五蘊非我。 一定要修行,最起碼要離開你的蘊,離開你的境界相,離開你的妄想心。 如果這個離不開,你修什麼都危險。 假使你不能修真如三昧,直心觀你的心性,你會著這些魔的。 要有明教義的善知識,還不說他怎麼有神通、怎麼證得果位了,他能夠對教理通達,教理通達了,他能辨別是非。 為什麼我們要學? 因為我們現在近百年來,大概坐禪的很少學教理。 學教理而後坐禪的,當然他自己明瞭了。 依靠善知識、依止善知識,很難! 現在沒有這個福報了,遇不著善知識了,明白教理的都很少了。 那你怎麼辦? 你就自己研究教理。 你先修信心,不要想高深的,想頓悟成佛離著太遠了,你先別著魔就很好了。 特別初發意的菩薩,在你修行過程當中,前途的道路坎坷得很,不是很平靜的。 有你過去的宿業給你做障礙、病苦的惱害,事事不如意。 你發了心到這個道場住幾天,不如你的意,離開了。 再跑另一個道場,到那個道場更不如意。 你跑來跑去,沒有你一個如意的地方。 我頭幾天跟大家講,我們在台灣一個初發意的菩薩,他那時跟我學《佔察懺》,他一天可以拜六次《佔察懺》、念五萬聲地藏聖號,還要上早晚殿。 你說他這個時間該佔了好多? 他修行五、六年,拜了五年,現在還俗了。 沒有個正確的知見,盲修瞎練,但是依著聖教量。 他也隨時地給我打電話,但是那時境界不現前。 境界一現前了,他的剃度師父叫他回去幫助,住廟里去管事。 這一管事,他煩惱起來了。 他前頭所修的功力一概沒有了,還俗了。 他也大學畢業,研究教理研究好幾年了。 頭幾天給我打個電話,要到上海,哪個公司聘他,一個月大概有個一萬五到兩萬塊錢的工資。 得了,在名利當中打滾了。 修行太猛利了,障礙會出現的;修行不猛利、不精進,懈怠,煩惱來了。 煩惱多得很,無量的業。 所以《大乘起信論》讓你生起大乘的信仰心,完了要研究教理,完了要發這個真心修習真如三昧。 修習真如三昧,就是產生一個正見正知。 三昧就是正見、正定、正知,有這樣一個觀照,常時地觀照自己的本性,這是佛教導的。 所以《起信論》叫信四信:信自己的性、信佛、信法、信僧。 你常時這樣觀想,在你修行禮懺、拜佛念佛的時候,這種觀念常時求三寶加持。 发布时间:2019-12-30 00:15:5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1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