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捡了个弃婴,旺了个家族;祖坟在绝地,逆袭成贵族……他们凭的啥? 内容: 捡了个弃婴,旺了个家族;祖坟在绝地,逆袭成贵族……他们凭的啥? 两个故事,一个理儿。 两个名垂千古的爷们儿,一个善有善报的佐证。 PART1 【李鸿章的家事】李鸿章的爷爷是安徽合肥的农民,家有几十亩薄田,可算有产。 李爷爷还会些医术,行医治病,因此日子较平常农家好过。 一年冬天,李爷爷行医回家,听到路边有婴儿哭泣,李爷爷动了恻隐之心,回过头一看究竟。 弃婴是个女婴,正在出天花,那年代是要命的病,而且会传染。 李爷爷宅心仁厚,把弃婴抱回家,治好了她的天花,并决心留下养大。 这女孩正是李鸿章的母亲。 也不知父母是谁,女孩就随李家姓李。 女孩知道自己是捡来的,小小年纪就只知道干活,由于没有母亲,也没人给她缠足,十几岁了,长着一双天足,而且出天花落下麻脸,非常丑陋。 这样的女子很难嫁人,李家并没嫌弃,还是把她留在家里。 左邻右舍都笑话这个长一脸麻子和一双大脚的女孩,但女孩并不放在心里,只知道干活。 又是一年冬天,女孩太累了,倒在灶堂口睡着了,李家的男孩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了女孩身上,这一幕让李鸿章的爷爷看到了,李爷爷当下有了想法。 等两个孩子到了适婚年龄,李爷爷作主让儿子和女孩成亲了。 谁也没料到,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李家的命运,让李家从此富贵无比。 “好女人旺三代。 ”李鸿章的母亲旺家、旺夫,李家的改变从这场婚事之后一一应验。 李家的儿子李文安天资平平,8岁开始读书,到了13岁,同龄人考上秀才了,他才读完四书和毛诗,连年考试,年年不中。 娶了李氏之后,突然一路顺风,21岁中秀才,33岁中举人,37岁考上了进士,到刑部任职后,仕途一路顺畅。 李鸿章的母亲一口气为李家生了六男二女,她把6个儿子全部培养成才,李家出了2个总督,4个一品大夫。 两个女儿,大女儿嫁记名提督、同县张绍棠,二女儿嫁江苏候补知府、同县费日启,都嫁得十分风光。 此后李家门庭荣耀,儿子女婿比赛升迁,周围人羡慕不已。 李老太太前半生操持家务,抚养孩子,非常辛劳,养出好儿女,这让她晚年的福气深厚,享尽荣华富贵,屡受皇恩。 75岁生日的时候,光绪皇帝专门颁布褒奖谕旨,谕旨大意是说:直隶总督大学士李鸿章和湖广总督李瀚章的母亲已经快80高寿了,特意施与她恩惠,赏赐她皇帝亲笔题写的“松筠益寿”的匾额一面,三个紫檀,镶有玉的如意一柄,两匹大卷的旗袍布料,还有大卷的八丝缎袍布料两匹。 1882年,李太太以83岁高龄去世,光绪帝给了许多赏赐和荣誉,又下了一道谕旨,让沿途官员妥善照料。 装灵柩的大船从汉口顺江而下,一路上所有官员都跪拜送行,以表敬重。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臣。 ”“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 ”李鸿章、李瀚章兄弟都去世几年后,清朝又追封李鸿章的母亲为一品夫人,晋封为一品伯夫人,晋赠一品侯夫人。 说明清廷仍怀念着她,感情是真挚的。 看来人还是要积德行善。 李鸿章爷爷收养女弃婴,积累了这么大的福报。 PART2【范仲淹的出身】有钱难买少年穷他是范家命运转折的里程碑, 子孙后代因他“转运”, 但他却是一个没承袭什么祖上财势的”子孙“, 翻译下,寒门之子。 他父亲是个七品芝麻官, 本来也能安稳度日, 可偏偏在他两岁时去世了。 他的母亲,按封建社会习俗, 应该在还算富裕的家境中,守寡终老的。 可偏偏, 她思维前卫大胆,见搞不定没有老公的”家“,便索性带着孩子改嫁去了。 继父姓朱,于是他得了个很好记得名字——朱说。 朱说从小好学,在长山县长白山醴泉寺寄读。 在醴泉寺,日子过得很艰苦。 据说,他每天晚上煮一锅粥,第二天早上用刀切成四块,早上两块,晚上两块,然后把各种咸菜野菜捣碎,用醋一拌,加点盐,和粥一起吃。 如此过了三年。 脑补下, 这就是成语“划粥断齑”的来历。 (划粥断齑)他一生的好运或许应该算是从醴泉寺开始的。 有些人一辈子贪求不到的财富, 小朱说却在捉老鼠挖地洞的”游戏“中,无意中发现了。 他看见了满满的一坛坛金银。 随便拿点儿,这辈子就是不得功名也无忧了。 然而, 他却认认真真地办了件”脑残“事,把金银给埋了, 分文不取。 (多年后此寺衰败, 他才告诉方丈,用此财重修庙宇)自己不拿钱就算了, 兄弟们花钱他也有意见。 :“兄弟啊,咱家境不富,父亲赚钱不易,你们别乱花钱,好好读书! ”朱家公子听了,满脸鄙夷,说道:“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你的哪样花费不是我们朱家的钱! ”朱说当时愣了:什么? !你们朱家! ! 发布时间:2019-11-17 22:28: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1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