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佛以后,寺院没少来
经书没少读,法师没少见平日也能积极行善,甚至劝人行善...可为什么依旧感觉自己修行进步缓慢呢?在学佛一段时间后,不少人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即“我很努力,但为什么没获得应有的成果?”
因为修行就像开车行路,如果方向错了,车速越快就会离终点越远。
今天与大家分享“在家修学常见误区”,如有偏差,尽早回头。
1、广诵经文,喜见他过
对佛弟子而言,佛陀留下的经文与教诲便是最好的指引。但是有些佛弟子经书、开示读了很多,却发现烦恼并不能得到解决。
这是因为我们还是用世间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佛法,误以为读懂了文字就读懂了佛法,但佛法并非文学或哲学,在文字义理之外,更需要通过实践、运用去加以实行。
如果我们读懂了文字,却不能加以对应自身、反省过错、对治烦恼,那么文字懂的越多,反而会成为看别人过失的工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因为我们的智慧与德行远不如佛一样圆满究竟,所以才需要不断学习,我们在学习、法师们也在学习。
此外,法师既已受戒披衣,便成了世人的福田,若轻慢法师,也是在轻慢自己的福田,又怎能快速积攒资粮呢?
正如玄奘大师劝导唐太宗普同供养法师:“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无瓦砾?...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
3、攀援法师,扰师清净
除了对“法师”的执著外,还有对“法门”的执著,自认自己修学的法门好,而看不起其他法门。
意在借由拂去尘土、明镜照耀等庄严仪式令善信明悟要想开启智慧,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如果真能时时拂拭,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不作恶业,自然诸事顺遂,与开光灵验无关。
因此与其一味向外驰求,不如反过头来,在自身修行上用功,否则就算佛菩萨给予我们加持,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助缘,但如果自己不用功修行,也只能原地踏步。
须知众生根器、缘法各不同,因此佛菩萨度化众生不光需要与众生在宿世结下善缘以方便度化,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运用种种方法,否则便如城东老妇,虽与佛为邻,却因宿世无缘久不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