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释迦世尊的第一个三归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归依。
照实际而言,佛在未度五比丘之前,世上还没有比丘僧宝。佛为两个商人及龙王授归依,即唱三归,要他们归依未来僧。可知三宝是一体,归依佛、归依法、而不归依僧,便不成其为归依。
佛灭之后,仅有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陀入灭之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
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入灭后,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僧人之中,固然有龙蛇混杂。我人归依,不妨择善而从。但于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