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我对父母很孝敬,他们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要多少钱我就给多少钱。”
还有的人觉得:“我每个月都给了父母很多钱,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父母就应该听我的。”
于是,有不少人就因此把自己的观念、想法强加给父母,把自己的孝顺与赡养当作一种资本。
实际上老人的生活物质所需是有限的,他们又能花多少钱呢?孝顺并不是用钱来衡量的,这就如同父母对孩童的爱,也不能用金钱估价是一样的道理。
为父母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只是孝顺父母的最基本层面。如果仅仅是提供物质条件,而与父母缺少沟通,事事都违背他们,这就会让自己认为所谓的“孝”伤害到他们。
有人说,如果父母做的不对应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慈悲和智慧,尽可能去减少他们的不善业,慈悲,是最基本的要求,可以避免引发他们的烦恼。
智慧,则是最要紧的入手处,可以有效减少很多不善业。这里讲到的慈悲和智慧,其实并不抽象,对待父母不注意态度与方法。
这种自以为是的孝顺肯定会带来伤害,尤其是作为修行人,我们不仅要在物质层面供养父母,减少他们生活的苦恼,还需要避免引发他们的烦恼。
进一步引导他们了解生命的实相,如果我们一直让父母处于烦恼中,他们又怎么能有机会从轮回中解脱呢?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但是,如果我们的智慧多一分,他们的烦恼也就能少一分。只有我们具备了足够的福报和智慧,才能有效地减少父母们的痛苦。
最重要的就是有能力引导他们种下解脱的种子。这意味着,父母们除了可以安享现世的幸福,还能藉此获得永久不变的快乐,这才是最究竟的孝顺。
此外,每天坚持将平时学习佛法累积的功德,回向给父母,这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对于现阶段无法解决的矛盾,随着修行的增进,都会有改变的机会。
生活中的问题,都是业果的显现,我们通过修行消减业力,积累福报,才能扭转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