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真心,你在心中种下的种子越有力,结的果实一定特别甜。
在经典教义里,钱本身没有错,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问题的关键是要用什么方法赚钱,钱从何而来、如何让它源源不断,以及对钱的心态。事实上,赚钱也可能成为修行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享用金钱。换句话说,我们应该知道如何能一边赚钱,一边保持身心健康。
——麦克尔·罗奇格西
一位热爱《金刚经》的美国僧人
当他回到美国后,他把自己在《金刚经》中领悟到的空性运用到自己的商业经营上,贷款和朋友创立安鼎国际钻石公司,该公司以5万美元的资金起家,1998年后安鼎已经是一家年营业额超过2亿美元的全球大公司。
在自己的钻石公司财源滚滚而来之际,麦克尔·罗奇却全身而退,开始专职于教授佛学、著书、演讲,同时也研究梵文、藏文以及俄文,他的翻译著作等身。
他设立了一个名叫“证悟商业机构”的组织,专门教导商界人士如何透过禅修,来增长创意与智慧,加强业力中良善一面的力量。此外,他也积极地进行西藏色拉寺的重建整修工作。
这就是麦克尔一直在全世界各地宣讲的“幸福经商”之道,他不仅帮无数人赚到财富,更启发他们去收获幸福。
然后,有“佛商”之称的麦克尔,把他的商界体验写成《当和尚遇到钻石》(The Diamond Cutter)一书,一上市就博得好评。这本书被不断翻印,并先后译成25种语言。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最爱的一本书就是《金刚经》,它改变了我一生。”
▲ 麦克尔·罗奇
下面让我们来和麦克尔促膝畅谈一次吧——
问:你喜欢中国吗?对中国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麦:我非常喜欢中国,每年来一次。我曾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寺庙住过很多年,跟中国的缘分很深。对中国最深的印象是,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民族,有着世界文化史上最闪耀的经典著作,包括我最爱的《金刚经》。
问:你第一次读到《金刚经》是在哪里?
麦:我20岁大学毕业,毕业那年,我最爱的爸爸妈妈过世了,之后我又失去了弟弟,家庭的变故对我打击特别大,我想不通人为什么会死?既然人终有一死,那我勤奋读书,拿奖章有什么意义?
那段时间,我的世界特别灰暗,我不断否定自己,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后来,听说印度有禅修学院,就收拾行李飞到那里,开始僧侣生活,接受非常系统的佛法学习。
第一次读到《金刚经》是在课堂上,虽然看不懂中国字,但对它有种莫名的好感。
麦:缘起性空。
问:你为什么又选择重回美国做生意?
麦:在我有了扎实的佛学基础后,我的老师鼓励我回美国做生意,他说:“虽然寺院是学习佛法智能的理想场所,但忙碌的美国办公室才是真正的生活,也是检验你这些年学习成果的最佳实验室。”
刚开始,我对他的话一点都不在意。我对美国生意人那种贪婪、冷漠的形象没一点好感。
师父看穿我的心思,有天召集了一群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学生,做了关于“佛法与商界”的开示,让我明白“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的道理。所以我跟老师们告别,回了美国。
可是珠宝行业在当时非常家族化,没人愿意应聘陌生人,结果可想而知。不过,有位好心人建议我去纽约的宝石学院先修几门宝石鉴定课程,一来可以学到专业知识,二来可以结识人脉。听了他的话,我果然在宝石学院认识了后来的生意伙伴。
问:很多人说“无奸不商”,做生意是不是违背你遵循的佛法经义?
麦:我做生意有三个原则:
第一,做生意就要成功,就要赚钱。
在经典教义里,钱本身没有错,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问题关键是要用什么方法赚钱,钱从何而来、如何让它源源不断,以及对钱的心态。事实上,赚钱也可能成为修行的一部分。
第二,我们应该享用金钱。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知道如何能一边赚钱,一边保持身心健康。一个拿自己的身体健康去换钱的生意人,完全不懂得经商的目的。
第三,一个人要是在最后回顾自己事业时,能非常坦然地说一句:“这些年的奋斗对自己、对世界都有意义。”那他真的是一个太成功的商人了。
不论是做生意赚钱,还是修行古老的西藏智慧,都是为了充盈我们的生命,达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只懂得赚钱,却不顾自己与他人利益的人根本不配称为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