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苏轼这7首禅诗,世间万事,不过如此!
发布时间:2022-01-13 19:28:40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人生如水能添百味

其中滋味唯己方知


有一个人,一直以最简单的方式行走于尘世,孤独,却不落寂,恬淡,但不虚无。


坎坷中,寻一抹阳光,穿过荆棘;风雨中,撑一把雨伞,走过泥泞。人生滋味都尝过,心中仍是纯净安然。


他,便是苏轼。


苏轼的诗词,像茶,像晨,让人冷静,清醒,淡然,说尽人生各种滋味。若能读懂苏轼这7首禅诗,才发现世间万事,也不过如此。


图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有很多诗是因为他弟弟苏辙而写。五年前,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曾到过渑池县,同宿僧舍,在墙壁上题诗。


五年后,苏轼外出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县,弟弟苏辙为他送别,想起渑池旧事,颇为感伤,并发出了偶然还是必然的疑问,苏轼以诗作答。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正像到处飞的鸟类。到处飞是鸟的命运,是必然,偶尔在雪地上留下脚印,是偶然。


既然是偶然,也便不必在意。就像兄弟俩曾经同宿僧舍,壁上题诗,而今苏轼一人前行,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图片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由于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公元1071年,苏轼自请离京,赴杭州就任。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往密州。


在密州,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命名为“超然台”。登上超然台的那一刻,怀旧、思乡、壮志未酬的伤感一股脑全涌了上来。


但很快,他这样宽慰自己: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那样就会使思念倍增,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必用感情来折磨自己呢?


还是用新火来煮一杯新茶吧,这美好的春光如果不用来作诗醉酒,那便又枉费了。


人生不过就是如此,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当为世所用时,就积极努力地去做。当不为世人赏识时,就退而隐居起来。


与其怀旧,郁郁不得志,不如怜惜眼前,吟诗醉酒,倒也不负春光。


图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又是因为苏辙。之前说苏轼从杭州被调任密州,这显然是降职了,可苏轼并不懊恼,因为这会离苏辙更近,兄弟团圆也就方便些。


可不知为什么,两个人都在山东,这一年的中秋节,却没能团聚。望着天上的圆月,酒醉的苏轼竟然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们过不去。


接着,他笔锋一转,说人们都向往“欢”与“合”,但这世上毕竟存在“悲”与“离”,就像月亮,它也不可能永远如今晚这般,它也有“阴”与“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


如果人们要因为不能十全十美而感伤,那是大大地没必要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图片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这首诗是为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十年前,苏轼和恩师把酒言欢,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而这十年中,自己官场坎坷,尝遍人间冷暖。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


图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写自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和大家一起出行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狈躲雨,只有苏轼不以为意,泰然自若,迎雨而行。


在风雨飘摇的逆境中,他驰骋纵横,我行我素;在坎坷的仕途中,他依旧满腔豪情,笑傲人生。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反正都要向前走,与其狼狈不堪,不如潇洒从容。


走过去,一切都变成了风景,一切都不值一提。


图片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从黄州迁往汝州,途中他经过一个叫做泗州的地方。


受泗州友人刘倩叔所约,两人同游泗州南山。午间,两人在山间水畔煮茶,采摘鲜嫩蔬果野菜作茶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无酒无肉,也无丝竹歌舞,但却让苏轼感到了人间真正的味道。


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内心渴望声色犬马,追求功名利禄,沉迷灯红酒绿,觉得这样的生活带劲,刺激。


但得到了之后发现,这样的热闹里,藏的是无尽的寂寞。


一蔬一饭,一朝一夕。其实,越是平淡、宁静的日子,内心越丰富,越快乐。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金界花雨

关注转发   身心皆安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