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方向
作者:生根活佛.仁孜尼马
我曾经听很多人说:“我不学佛,但我信佛。”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诚实,但同时也证明了你的无知,试想一个不了解佛的人,怎么信佛呢?你的信只能称其为迷信。比如,你见到一位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导师,但你并不了解他,也不接受别人的介绍,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拜他做老师呢?他的知识和品德你永远学不来。所以,信佛必须要亲自去了解佛;学佛必须要依靠导师的引导,否则你永远无法进入佛的大门,更不要奢望学到佛法的精华。
我的弟子有一位朋友,我们暂且称呼她小李,弟子刚皈依我的时候,小李就已经学佛五年,她们姐妹三人都学佛,并且十分精进。生意几乎到了半关闭的状态,随便扔给一个员工看管,自己每天在家诵地藏经,其余时间全部用来磕大头,每天四千个,她们曾经多次朝拜四大名山和西藏各大有名的寺庙,但是姐妹三个从来不拜师父。弟子劝小李说:“学佛不是闹着玩的,你一定要拜一位与自己有缘的善知识,有了善知识的引导,修行才能纳人正规不会走偏。”小李说:“经书就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讲,跟经书上学没错,释迦牟尼佛就是我的师父。跟你说吧,现在的出家人还是认钱的多、懂法的少。”无论弟子如何劝说,她们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从她们学佛到现在十二年过去了,小李的生意从不景气到衰败,至今早已关闭;二妹每天神经兮兮,净说一些人和神鬼都听不懂的话;三妹还好一点,因为她的老公不是那么信,自己一直经营着生意。这就是学佛修行没有明师引路的下场。现在有句很时髦的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引路。说得很有道理。
第一,不悟之心。没有明师指教,对于佛经你根本不能产生确切的理解,怎么能开悟?比如,佛法是一辆崭新的汽车,你是一个不会驾驶的人坐在驾驶座上,车如何开?能达到目的吗?如果单凭自己的胆量去驾驶汽车,结局可想而知。学佛也是一样,修行的方向非常重要,当你没有搞清楚方向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去修。
第二,邪见之心。没有明师指教,依靠自己现有的知见去看佛经,也许你自我感觉很殊胜,以为自己领悟得很到位也很深刻,其实那只不过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而已。即使如此你仍然会产生傲慢心和分别心,对你的观点持不同看法的人,你会排斥和邪见,反而增加了很多业障。若你看书学佛时间久了,也许心中所现佛经名词的影像,但你不会完全理解,修行上出现了错乱,对佛法又产生了分别心。所以,修行必须要寻找一位明白的师父来指路,如果碰到一知半解的老师,最好不要岛上跟着他走,先要观察清楚。学佛有很多法门,也有很多弘扬佛法的法师、主持、堪布、法王、活佛、披僧衣的出家人、不披僧衣的居士等,他们开口就说:“我的法门很高,顿悟成佛,显密合璧,今世成佛,你跟我学吧。”都说自己的法门很好,把信众们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学什么才好。这些都是没有明师指教的结果。
幸饶弥沃佛说过:“无上师之前,就无佛号存在。”意思就是没有上师指教,不会有人成就佛位。佛法有八万四千法蕴,每一个法蕴都蕴藏妙理玄机,凡夫很难理解其中的妙义。必须寻找一位成就的上师,接受他的口诀,学会一种方法。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方法,并运用自如,那么所有的方法你都会用,否则再好的方法,对你没有丝毫的作用,你也无法修成。正所谓一通百通,就像开车一样,一种类型的车,你会开了,其余的车里摸一下、熟悉一下,很快就会开了。不管什么法蕴都离不开上师的指点、自己的慧根和修行的方法,只要具备了以上三点,然后再精进地去实修,一定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