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三《说苑》。《易经》中说:有一个道理,如果按照它去做,大能保住天下,中能保住国家,小能保全自身,这个道理就是谦虚。
中国古人有很多观人的方法,观一个人是否有德行,就看他是不是谦虚。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但是不够谦虚,不能够自卑而尊人,反而傲慢无礼、自视甚高,这个人的事业很可能会很快败落下来。
所以《说苑》上说:“吾闻之曰: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一个人德行广大、高尚,又对人守持恭敬,这样的人才能够显荣。
“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拥有的土地广阔富饶,但是还能够守持节俭,不奢侈浪费,这样的人才能够安宁。
“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一个人身居高位,非常尊贵,但是对人谦恭有礼,这样的人才能够受人尊敬。
“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人口众多,军队势力强大,但仍然小心谨慎,这样的人才能够战无不胜。
“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一个人很有聪明智慧,但是仍然守持着愚拙的姿态,这样的人才能增益他的学问道德。
“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一个人博闻强记,记忆力很好,见闻也很广博,但是仍然守持着浅陋的态度,这样的人才能够更加广博。
“此六守者,皆谦德也。”这六种德行,都是谦德的表现。
“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德不谦者失天下,亡其身,桀纣是也,可不慎乎。”一个人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没有谦虚的德行,最终导致失去天下、丧失性命,这就是桀纣的所作所为,怎么能不谨慎呢?
“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这个“道”是什么?“谦之谓也”。《易经》上有这个道理,大足以守护天下,中足以守护国家,小可以守护自身,使自身没有灾祸,这个道理就是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