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忍辱,是修行者的一种安乐行境
发布时间:2021-11-11 21:52:02 | 来源:就吃素


QINGLIANGBAO








图片





如来衣者,柔和忍辱衣。

如来座者,诸法空为座。

如来室者,大慈悲心。


图片







安乐行是涅槃道,涅槃有三义,谓三德密藏。行有三义,谓止行、观行、慈悲行。


止行者,三业柔和,违从俱寂。即是体法身行,即上文如来衣也。

观行者,一实相慧,无分别光。即体般若行,即上如来座也。


慈悲行者,四弘誓愿,广度一切。即体解脱行,即上文如来室也。

总此三行,为涅槃道,总于三德,为行之境。境称安乐,道称为行。


--- 隋智者大师《妙法莲华经文句》





图片


智者大师德相




如来衣者,柔和忍辱衣。

如来座者,诸法空为座。

如来室者,大慈悲心。


止行,重点在定;观行,重点在慧;慈悲行,重点在利他。


“境称安乐”,也就说,前面的止和观重点在自利。当以慈悲心在利他的时候,自利又成为利他的基础,为增上的因果。


止的人柔和忍辱,这就是他的一个安乐的境。反过来说,一个人不柔和、不忍辱的话,说明自己没定力,不柔和、不忍辱就等于扰乱他人。


我们在一起生活修行稳定了之后,就会知道什么样的人比较刚强,不太柔和。不柔和的人,肯定他定的境界会很差,不得定境的受用,不得定的安乐,所以这是相互的。


小乘道的法师,他们讲话就特别柔,还有一些修得好的人,平时也都是很柔和的,这说明他内在是很定的。


这种柔和、忍辱的状态,也是修行者的一种安乐行境。







图片







FORIQINGLIANGBAO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图片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