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赞大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添足
发布时间:2021-10-21 17:37:08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首开空色两门

专破有无二执

有无尽

实相可显

色空合

妙义方圆

图片




心经添足序如来出世,本为众生发明心地,然心无迹,难以形容,不已于虚空中,画出一条鳖鼻蛇,首尾宛然可观,而不可触。今不自量,为蛇添足,得无取笑于人乎?咦!盖欲令人由足识蛇,如标月指,读是解者,见蛇遗足,得意忘蛇,方为善用其智,且不嗤余,如或不然,未免毒气所中,切忌切忌!崇祯壬午中秋日鼎湖山犙道人识图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添足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明粤东鼎湖山沙门弘赞 述释此经文,大科分二:初释题目;二正释经文。1 初释题目分二:初正释经题;二释译人名。1.1 初正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题八字,有通、别二义。上七字是别,别于诸经,以诸经名号不同故。经之字是通,通于诸经,以如来所说,同名经故。就别题中,复有二义。上六字是所诠之法,心之一字是所引之喻。故此经以法喻为名(或言单法为名,以心字是结集人借义彰要,非正喻也),大乘为教相(是深般若),真空为宗(是诸法空相),涅槃为趣(究竟涅槃),实相为体(色即是空),观照为用(照见蕴空)。若通题释,以神鉴为体(般若),运到为用(波罗蜜多)。若以因果释,般若为因(无分别智),波罗蜜多为果(到彼岸)。般若之义有三,谓实相、观照、文字。实相般若者,谓法身真空之体,元无名相,今于无名相中,建立假名而谈实相,故名实相。以心源湛寂,无相而相,名为实相。是所观之真性,即吾人虚灵不昧本觉真心,非寂非照,理性常住,体离生灭、染净、虚妄等法。观照般若者,乃实相体所起之用,即能观之妙慧。良由法性幽玄,非此莫鉴。诸佛以此而妙契法身,菩萨以此而顿证真空。即吾人无分别智,非照而照;照了一切诸法皆即真空、无明即是实相,故云色即是空。文字般若者,文字是诸佛诠理之教,而文字性空,性空之体,即是般若。故台教云:“文字是色,是色即实相。”天王般若经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是以能显了实相、观照二种般若之德。般若虽三,原同一相,所谓无相。无相即是大觉圆常,真空之体。具此三名,如世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