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在佛教界的地位有多高?东西方人类智慧的交汇处、南北派密宗文明的融合点。
探索鸡足山在佛教界的地位,当然可以用充满智慧的佛教故事和自然表象加以释明,笔者试以天女散花与鸡足山佛光的内在关联管窥鸡足山秘境及鸡足山高深莫测的佛教文化。
变幻莫测的鸡足山佛光
鸡足山金顶莲花状佛光
神奇的鸡足山佛光据《雍正宾川州志》载:“鸡足山,又名九曲岩。九曲佛光,西南名胜称最,峰顶佛光尤为奇诡。每夏秋,积雨初霁,晓旭方升,白云漫空如银色世界,中见圆光如玉镜,外晕五色数十重,观者见自身影在光中,他人皆光外,彼此各见不相,假借所谓摄身光也。游览之奇,此叹观止矣。”鸡足山佛光有莲花状佛光、鱼尾状佛光、彩虹状佛光等许多种,十分吉祥,在大理,佛弟子们都深信:鸡足山佛光就是散花仙女撒下的天花。鸡足山金顶莲花状佛光细部
金顶寺鱼尾状佛光
鸡足山球状佛光
迦叶尊者与散花天女有一次,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经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钵的时候,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尊者的心中以为,富人虽该怜愍,但总不如每日都要为生活忧愁的人可怜。那些贫苦的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到五欲的快乐,虽然闻到正法很高兴,但究竟不能获得行布施的幸福。尊者大迦叶,那慈悲的心如流水一般,流注到这些可怜的人们身上。在王舍城中,有位很贫穷的老婆婆,既无亲戚,也无家可归。白天,东街流浪到西街;晚上,随便睡在小巷的角落。她身上穿的是以竹叶编织而成的衣服,只能掩蔽她那难看的裸体,当身体生起严重的病症时,她只能躺在尘埃中等死。有时,富家的佣人,将洗米的水汁倒在老婆婆的身旁,被饥饿所迫的老婆婆,赶快用破瓦片去接受那肮脏的米汤来充饥。大迦叶知道这位可怜被贫病所缠的老婆婆后,特别前去访问。老婆婆自从贫病加诸身上以后,从来就不曾有人访问过她。尊者到时,她挺起病身一看,原来是一位很庄严的乞食比丘,难道比丘比老婆婆还贫穷?所以她就说道:“我的身体被贫病所煎迫,尘埃草堆就是我的家,你看我没有穿衣服就这样躺着。在这国中,没有比我再贫穷苦恼的人。唉!难道世上没有一个仁慈的人供养你们沙门吗?你为什么要来访问我?你应该先来设法救济救济我的贫苦!”大迦叶回答道:“在这个世上最尊贵最仁慈的人莫过于佛陀,或者是沐浴着佛陀教化的人!今天,我就是为了救济你的贫穷,才特地来向你乞食。我也想用物质来帮助你,虽然这样可以免你一时之苦,但那会更增加你的贫穷。不如你随便把身边的一点东西布施我,你以此功德,来世一定可以生在富豪的人家,或是生到天上,享受比较久远的快乐。”老婆婆虽为尊者的说教与慈悲所感动,但找不到一样东西可以布施。老婆婆就伤心的哭泣着说道:“伟大的沙门!你尊贵的教示深深的铭刻在我的心底,不过,你也知道我是一个贫穷下贱的人,我的身边既没有食物供养你,也没有衣服可以布施你。”“老婆婆!有意布施的,即非穷人;知道惭愧的人也就是穿著法衣的人。你既拥有这两种稀世之宝,所以你决不是贫穷的人。看那些世上占有金银财宝的人,不知道布施,不懂得惭愧,才是极愚痴极贫穷的人。”老婆婆听到这样的教示,欢喜得几乎跳起来,法喜洋溢在她的胸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忘记了自己污秽的身体,竟将瓦片里剩下的米汤,从竹篱上捧给大迦叶尊者,尊者也恭恭敬敬的把它接过来,为了避免她的疑惑,尊者立即把米汤喝干,老婆婆内心欢喜无比。没有多久,老婆婆终于离开人世,往生忉利天宫,由于布施供养米汤的功德,她做了美丽的散花天女。每次她念起前生的福业,想起大迦叶尊者的恩惠,就下降人间将天花散在尊者的身上。后来迦叶尊者到鸡足山“守衣入定、待佛降生”,鸡足山常常有佛光笼罩,这佛光就是散花天女撒下的天花!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告知删!
此文诸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