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善”的大意
作者:生根活佛.仁孜尼马
善,包含着“吉、美好、善良、慈善、和气、温顺、仁慈”等含义,也是一个姓氏,有时候善更是心中的一种信仰。善是恶的反义词,善恶是相对的,不是绝对。从佛学知识来讲,善指其性安稳,能顺益此世及他世的白净法,与“善业”相通。有时则指善业之性质,有“道德的、正确的”意涵。此善性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各宗教对于善的理解都不一样。
要以断十恶的决心与戒律,约束自己的誓言而不去做十恶业者,才称为具十善业。《八界般若》云:“仓巴祖普等众雍仲菩萨,任何恶业都需断之。”在断十种恶业之上再加十种积德行善,才为行十善业。
如何断十恶之法呢?首先不去想十恶,即使心中有想法嘴里也不说出,如果嘴里说出身体没有行动,也断不了十恶,知道十恶的业力和带来痛苦,也毫无意义。昔有贡巴大师说:“现今众人都请讲秘诀,听讲秘诀实在很难,闻后都知十恶有害,十善有益之理,然没有禁忌十恶之人。”
幸贡秀保大师也云:“我等并非未闻佛法而不曾成佛,而是已闻佛法不曾如法修习才未得佛果。”昔贡且巴瓦大师在瓦茫地方时,对弟子说:“此地闻大声呼叫,速看一下。”其时,弟子们只看到一乞丐在捉虱子。因此需行解救虱子等,一切细微生灵的十善法。依据《居士经》的十善法:“放生、布施、持戒、诵经、说悦耳语、说实话、讨好关系、利人的悲心、心善而恬静、不邪见而学习佛法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