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别人比较,不和自己计较,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
南怀瑾先生在书里写道: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而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一个人能走多远的路,取决于他修为的高度。
修炼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它藏着你自律的生活,还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
一个人若是整日灰头土脸,生活中的美好也会慢慢远离你。
修炼外表,是尊重别人,更是取悦自己。 得体的外表,是给岁月最好的修饰。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才能获得生活的垂青。
修炼言行
看过一句话:
“管好自己的言行,就是极好的修行。”亮眼的外表、得体的装扮很容易让人有乍见之欢。
但想要让人久处不厌,则更多地在于你的谈吐和举止。
有的人相处起来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有的人却总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个人的言行,就是他最好的名片。
所谓的高情商,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心里装着别人。
修炼脾气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不顺眼的人,不顺心的事。
有些人动不动就被脾气牵着走,火从心头起,气向胆边生。
真正厉害的人,却早已把人生调成了静音。 收一收自己的脾气,遇事不急,逢人不恼。
你会发现,身边的贵人多了,路也变顺了。
做事,
是最靠谱的修行
《宋史·朱熹传》中有一句话说:静时有动时无。
这点出了一些读书人和修行人的通病。只重视静修、静养,不注重在实践中把握、体悟。
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平时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一到关键时候大脑就一片空白。这就是静时有动时无。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
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看谁都不顺眼,
是你修行不够
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示,我们会更厌恶那些,跟自己有类似缺点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外界看到了类似自己的缺点,那么他会愈发生气,愈发排斥。
修心
- 正视自己,修一颗平常心
- 积极乐观,修一颗自渡心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喜忧苦乐,跌宕起伏,唯有自渡,方能远航。
- 立即行动,修一颗精进心
言必行,行必果,执行力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那么,请立即行动,从今天开始,从脚下起步,持之以恒。
感 恩 词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感恩天、地、君、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