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净月初四,佛陀初转法轮纪念日——从此,这世上有了僧团
发布时间:2021-07-13 23:33:55 | 来源:就吃素
图片图片


图片

鹿野苑 初转法轮塔遗址


图片


图片


五比丘,即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最早在佛陀座下闻法、出家的人,是为佛教最初的僧团。他们五位分别是: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


图片


五比丘,本是悉达多太子的父亲净饭王,派遣随侍太子修道的仆从,曾随太子一同寻找解脱之道,后因见到太子舍弃苦行,遂离太子而去。


佛陀成道后,观察到他们五人得度的时机已到,于是回到鹿野苑,为他们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等法要,五人闻法证果。


从此,这世上有了佛法和僧团,众生的解脱有了路。



图片


般若的只言片语

也绝不能忘


佛陀成道后,在四十九年的时间内三转法轮,为众生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


初转法轮,佛陀教授了四谛法门;二转法轮,佛陀开示了般若空性法门;三转法轮,佛陀开演了光明如来藏本体。


四十九年中,佛陀用了二十二年宣讲般若空性法门,揭示万法实相,是为三界众生走向解脱所不可或缺。


佛陀曾教诫阿难道:即使你把我所讲的法都忘失了,般若的只言片语也绝不能忘,当以对如来知恩报恩之心,受持此般若、切莫失毁。这一点理应铭记于心!



图片图片


佛以自己心中所悟的四谛法,传入一切众生心中,称为“转”。


四谛法能摧灭众生内心的惑业苦三障,叫做“轮”。


憍陈如闻四谛法,见到四谛真理,出离生死苦海,称为“度”。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宣讲了苦、集、灭、道四谛, 首先宣说的就是苦谛。


图片


,生命的一切经历都不离痛苦的本质;

,痛苦的成因;

,痛苦是可以止息的;

,止息痛苦的方法。


四圣谛解释了什么是轮回、轮回的产生、是否能够结束轮回(即解脱),以及如何解脱。


图片图片图片


如果想进入智者的行列,最初的一步就是要得到“诸行无常”的认识。从这个基本点上就能一气贯通所有的有为法。


 一切有识之士都应该关注“诸行无常”的宇宙真理。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会堕在最大的愚昧当中。


佛在宣说第二转‘无相法轮’和第三转‘抉择如来藏光明的法轮’前,首先说四谛。


在说四谛的最初,首先说苦谛,在说苦谛的最初,首先说无常。


这个无常是进入圣道的最初关口,也是最关键的关口。


图片图片


什么是八正道?


八正道是佛陀初转法轮时传讲的教法,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即正确的见解,包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十二缘起、缘起性空等。


所谓修行,就是建立一个正确的观点,然后去串习。所以建立正见是修行的第一步。正思维是思考辨析正见。


正语、正业、正命指言谈举止得当,生活习惯健康有度,生存方式正当。正念,指忆念正道。正定,指正确的禅定。


八正道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正语、正业、正命为戒。

正念、正定为定。

正见、正思维、正精进为慧。


图片


佛陀初转法轮

首先宣讲苦谛、集谛。


正是引导我们去观察生命的苦难,缺憾,了解其表现和成因。


从而生起信心和勇气去实践对生命更广,更深层面的探索,实现生命的升华。


图片



图片


一切痛苦的来源

就是我执



图片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