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玛茸亚的称谓及释义
札玛茸亚神岩圣地,在藏文的书写中又分别称为札玛茸垭、札玛茸雅、巴日札玛茸亚、雍仲札玛茸亚、大圣地仲德乌玛波和帕翁本姆札玛茸亚等。
札玛茸亚这一称谓的释义又有五种不同的说法:其一,依象雄和吐蕃语对照的说法,所谓“札玛”,吐蕃语即今藏语为“红岩”之意,“茸垭”或“茸亚”在象雄语中为“珊瑚”,《无垢庄严经》之“觉悟道之教法问世之处和净土品”中称为“大宝珊瑚茸垭”,《慨吉巴麻经》中呼为“茸亚珊瑚”,《佛陀导师向天神说法经》中又有“如珊瑚茸雅之色”之载说,《琉璃光殊胜总持》中也有“茸亚珊瑚山”之说。概括起来讲,“札玛茸亚”应理解为“红岩似珊瑚之色的山”。其二,单从吐蕃语即藏语的角度,可理解为红岩茸之山,《拉乌冬勒嘎波续》中有“见地似红岩茸垭般”的比喻。其三,从喻体和喻意的角度看,是指该岩的颜色似红珊瑚,又有该岩山状如野牛静卧之说。其四,所谓“札玛茸亚红岩”是指状如野牛的磐石所形成的靠山,“茸亚”应理解为“帕翁本姆”磐石如牛,靠山与帕翁本姆磐石的简称为“札玛茸亚”。总的来讲,札玛茸亚神山圣地,并非就是专指新龙的札玛茸亚,因为在雪域以札玛茸亚命名的神山圣地还有很多。其五,因为红色阿色札赞(即岩神)之修行处而得“札玛茸亚”之名,红色札赞续《布支热侥》中有“札玛茸亚磐石上书写有‘嗡阿布西沙玛亚芝拜确’之念修心咒和‘磐石龙乌’等文字,依此可说明凡称为‘札玛茸亚’的神山圣地皆为扎赞(即岩神)的修行处和修行所依之处”。
——帕翁本姆的称谓及释义
——札玛茸亚圣地之功德 札玛茸亚神山圣地,一般从外围转山方向望去,都为中央一峰巍峨耸立,四周四座高山相伴,并有小山环绕,为五面十臂之普贤杰瓦杜巴道场,内部的札玛茸亚岩山像一百零八座佛塔状凸起,那是静猛百种菩萨道场或本尊以殊胜之身化现为瓦赛昂巴(དབལ་གསས་རྔམ་པ།怒猛本尊)之身,以殊胜之语化现为拉郭托巴(ལྷ་རྒོད་ཐོད་པ།圣怒天雷本尊)之身,以殊胜之意化现为主圣佐穹喀京(གཙོ་མཆོག་མཁའ་འགྱིང་།怙主无上尊)之身等三身愤怒菩萨极为愤怒之身即九首十八臂瓦色昂巴(དབལ་གསས་རྔམ་པ)之道场。从密之神山的角度,为本有之佛普贤母即虚空天母萨雪杜扎玛(གསལ་བྱེད་གདོས་དྲལ་མ།藏文字面大意为“作明虚幻母”)之道场。从极密神山的角度,为胜义本性自生普贤之神山圣地,据说顶礼转朝此圣地除障,可在获得成佛果位期间不离不弃得以佑助,据索南坚赞大师著作《扎玛绒亚神山志略》云:“从外观上看像一尊普贤杰瓦堆巴佛(即普贤佛陀集)巍然耸立,从内观看又酷似处在卡宁愤怒佛(五大本尊)怀抱,从密观上看如作明度扎佛母(即作明离虚幻母),从绝密角度看颇具胜义之本性,永远伴随于未成菩提之间”。
——札玛茸亚所在地之说 札玛茸亚为藏地十分罕见且颜色红似珊瑚的岩山,按本教的说法,被称为本尊瓦赛昂巴之神山圣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银多乡阿色沟境内,距银多乡政府约19公里,距甘孜县和白玉县公路交汇处48公里,距甘孜格萨尔飞机坝均32公里。就本地传说而言,地处达严和哲乌嘎之称的两地之间,有大圣地仲德乌玛波即猛厉之山札玛茸亚神山圣地,据《扎玛绒亚神山志略》云:“在酷似骡马二相之间,如明镜般见证和述说着大圣地仲德玛波或猛厉山铜牛红岩产生的历史”。 ——札玛茸亚神山圣地之特点 札玛茸亚山系长约18.5公里,该山系以北与甘孜县交界,南北宽平均约2公里,可供开发价值和地势中心区域范围大概约32公里,与札玛茸亚四周山麓相连或与其山势成因影响的范围达150公里,涉及新龙和甘孜两县,岩山主体在新龙县境内。该岩山,环境清净,颇具区域优势,发展前景具足,排列整齐优美,是当今中国藏区海拔甚高、地域辽阔的岩山之一。该岩山不仅高而壮观,极具观赏价值,完全可以说是“藏区最高的自然地质公园”。
新龙的这座岩山,整个海拔高度,绝大多数在4200至5000米,超过5000米高度的山峰有10余座,最低的山坡也约在海拔800米间。岩山多数高而被积雪和寒冷遮住。岩山中呼为“达拉”的山峰(大意为“虎衣明王之山”)是一座由金山和银山排列而成的风景区,其环境非常优美,物产丰富,由红岩、雪峰、峡谷、泉水、森林、草甸、灌木林、泥塘和草原等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札玛茸亚的源起 札玛茸亚又称大圣地仲德乌玛波和猛厉之山札玛茸亚,其源起为,早在人寿能活万岁时,密宗大导师其美祖普佛(སྟོན་པ་འཆི་མེད་གཙུག་ཕུད不灭顶佛)就诞生于三十三天界的宇砻晶玉岩洞之中,并在父母处听习本教教法,后前往报身佛辛拉俄嘎(有译为“白光佛”)身边,听习解道大圆满等无上乘之法门,期间鬼神八部等施展各种不顺加以阻挠,使世间充满不祥之兆,诸事难以成就,瘟疫、饥荒和战争肆虐,当时导师其美祖普佛便化为身之殊胜化身瓦赛昂巴(དབལ་གསས་རྔམ་པ།怒猛本尊)和语之殊胜化身拉郭托巴(ལྷ་རྒོད་ཐོད་པ།圣怒天雷本尊),以及意之殊胜化身佐穹喀京(གཙོ་མཆོག་མཁའ་འགྱིང་།怙主无上尊)等三本性之身相,将天、龙、人等三世间或三界之鬼神八部和一切诸傲慢之人及迫害众生之祸害降伏,并征服了世间一切傲慢部众,竖起了雍仲本教总集密宗之胜幢,还将札玛茸亚等处加持为神山圣地。接着,导师其美祖普佛又在三十三天界以其他形式幻化诞生于沃莫隆仁之地,首转法轮恰辛乘等九次第乘和五明之学问,中转法轮四门五库之法门,末转法轮显密大圆满等三大法门。彼时导师幸饶弥沃佛化为其美祖普佛之身相,加持之光普照东胜神洲、北俱芦洲和西牛贺洲及南赡部洲,将其变为密宗雍仲本教之化土,尤其在南赡部洲还加持了许多大圣地。那时导师幸饶弥沃就化为其美祖普佛之相,札玛茸亚山也在幸饶佛意续本智中放射出来的加持光芒中,成了本尊瓦色昂巴之神山圣地,并加持成了未来密宗雍仲本教之特殊之隐匿处,据《扎玛绒亚神山志略》云:“从前,在三十三天之域的宇龙晶玉岩洞处,其美祖普,以殊胜之身化现为瓦赛昂巴之身,以殊胜之语化现为拉郭托巴之身,以殊胜之意化现为主圣佐穹喀京之身,降伏三界鬼神,征服世间傲慢之众,创立总集本教教法,转九乘之法轮。那时,其美祖普佛之加持光芒普照四洲,成为密宗之化土,尤其加持了南方赡部洲的无数大圣地,当时琪美祖普的加持光芒照在此域”。特别是,相传导师报身佛幸饶弥沃在加持此山时还产生了形象凸出的任意化身之一百零八座自生塔,并在每座塔上留下了十三重天之符号和单钹及法鼓等印迹。
——莅临过扎玛茸亚的本教大师 札玛茸亚是得其美祖普佛加持过的神山圣地,中劫的一个时期,其美祖普佛的亲炙弟子、象雄和吐蕃八十位成就者和上部六大上师之一的桑瓦堆巴(གསང་བ་འདུས་པ།即密集大师),为利众生,建十二顶和十三顶之神殿,并在降伏鬼神八部时将札玛茸亚岩加持为神山圣地,据《扎玛绒亚神山志略》云“随即于中劫中,猛厉天神桑瓦堆巴(གསང་བ་འདུས་པ།即密集菩萨)复出”。据上师们的传说,札玛茸亚岩山上有十二顶和十三顶神殿的印迹符号,并有降伏和镇压鬼神八部的磐石,以及上部六大上师的符号和密集菩萨的修行圣窟。
——札玛茸亚为瓦赛菩萨之神山圣地
——莅临札玛茸亚神山圣地的本教掘伏藏大师 公元1280年即金龙年诞生于安多科波地区的阔蚌·罗珠同麦,于三十一岁即金阳狗年在阿色达严帕旺本姆即帕翁本姆神岩发掘伏藏,有一天,他梦见一位手持禅杖的瑜伽行者前来对他说:“若在贤劫精进修炼,定会获得证果迹象”,次年又梦见一位着白绸的健壮孩童向他道:“您还有余业在身,请于金阳狗年将拉严帕翁的伏藏请出,金阴猪年作宣说”,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梦见红面着红绸袈裟者,头戴一犀牛皮头盔,手持蟒索,乘一匹红马,前来对他说:“吾是红色赞葛,请跟我来,帕翁本姆岩中有妙果,全给你”话毕化为一阵旋风而逝,次日黎明来到梦兆所指处,于黄昏时按照斯巴嘉姆“由此往下七卡处有伏藏标签”的预示寻得该标签,标签中有“由此往下三庹处的一自生门凸出的山岩中有三十四续部、善逝舍利子以及金像金籍等伏藏”,来到标签所示处,但见岩山,一门凸显,有一石板封着门,揭开石门一看,内藏有佛舍利、晶玉制作的“擦擦”(一种脱模泥印塔像),其下有许多黄纸卷和金汁绘制的佛像和经籍,随即作为妙果请出,其书目中有“斯巴嘉姆大目录”、“持明之男除障法”、“空行之女除障法”、“白若杂纳之大圆满精要略本”、“四百零四种疾病对治法甘露释疏”、“赭色穆德之命修”、“赞赫汝阿之猛修”、“赞葛杀生之密法”,以及二十一种修寿法、二十一种守护法、二十一种回遮法、二十一种配制法、二十一种缘起加行法、二十一种修财法、二十一种征服法、二十一种御敌法、二十种镇压法等。此外,在诺札甲窝岩请有佛陀皓齿舍利、晶玉和天生铁制成的橛;在央钦饶阿处请得绿松石王冠、石青瓶和药之螺勺。以上经籍中有出自耳传续之法部,即显宗《贤劫经》二函、《修寿经夏汝玛》、《除障秘密精义》和《静猛轮》,以及有关求雨和地祇奔惹(པོམ་ར)方面的许多零散经文。有关这段经历,《占巴遗教》中有如是载说:“此后阔蚌·罗珠同麦,拥有巴夏白岩之伏藏,幸饶所说《根除轮回经》,《大圆满之见地之王经》,神殿精华《祥鹏之修炼》,斯杰密法《空行毒剑》,占巴才旺贤劫普度法,地祇龙魔厌胜根除法。达严帕翁本姆伏藏有,世续标签白若大圆满,精义玛香修寿夏日玛,修财征服物料配制等,深邃本教伏藏皆众多”。
有关公元1705年即木鸡年诞生的四大化身之一的桑吉林巴(སངས་རྒྱས་གླིང་པ)莅临新龙帕翁本姆,所埋藏的“大悲戒轮续”等伏藏,《占巴遗教》中有“此后时之第八节点时,殊胜化身桑吉林巴者,帕翁本姆处埋伏藏有,大悲戒轮续之伏藏等”之载说。不仅如此,《占巴遗教》中对诞生于公元1864年即藏历木鸡年的二伏藏之主桑昂林巴(གསང་སྔགས་གླིང་པ),莅临新龙帕翁本姆处,先后请得“标签钥匙”等众多密宗伏藏的情形作有如是载说:“此后时之第九节点时,新龙二教本徒桑林者(即桑昂林巴者),请得帕翁本姆之伏藏,先后拥有标签钥匙等”。
——札玛茸亚之铃记和转山朝圣 在三处空行沟之中部有母续二十四位空行母圣处占巴之长寿泉,其左侧有自生母续狮面空行和猫头鹰面空行像,那里有自生修母续之泉水常流,有自生五个勇猛大字,有似财神伏藏宝石垒砌的自生小丘,其右侧有自生修瓦赛菩萨之泉水常流,相传其地的岩石上有自生瓦赛菩萨之心咒“ཨ་མ”和“བསྭོ”等文字。母续二十四位空行母圣处的右侧有自生占巴父子三尊像,左侧有自生三处之空行像,岩石上有自生剑、勾刀和颅血等图案,那里有形如沃莫隆仁四座自生塔般的四座自生石塔,有猛厉格科大菩萨之修炼所依之自生野牛头像,其沟中据说有言说狮子极度愤怒之拉葛托巴菩萨之圣山。
格尔汝沟的中央,有东炯图庆大师的修行处,其右有东炯图庆的日措即山间隐寺、六道众生之符号即晶玉石塔,那里是罗珠同麦请出伏藏之处,相传那里有自晶玉“擦擦”(一种脱模泥印塔像)和佛像;其左有东炯图庆的居所红岩格乌仓,那里有许多自生“擦擦”和小塔,以及财神壤巴拉的宝库和圣地护法赞葛赫尔巴等自生像。
绅德隆巴沟(藏文字面大意为“降魔沟”),又称“扎德沟”即御敌沟,沟中有密集菩萨修五大殊胜神殿之圣处,其右侧有自生神殿九大密门和自生坛城,那里有各种鲜花盛开,香气四溢;其左侧的降魔岩山中有自生的“ཏྲི་ཛ”和“ཕཊ་ཛ”等咒文,山前有人形般的七个代表七魔兄的巨石。
扎西沟(意为“吉祥沟”)的中部有三峰耸立,分别为身之瓦赛、语之拉葛和意之卓乔等三身愤怒明王的象征,其右前方有自生三时佛陀为主的一千零二尊贤劫佛像和一百零八座佛塔,以及科邦贤劫经之伏藏石;其左侧有密集菩萨所居之圣处以及自生卧姿雄狮像和密集菩萨足迹。三峰的旁边有勒西大师的修行泉水,其下方有勒当芒波和让巴特钦大师的修行泉水和沐浴之水等,左方有自生占巴南喀(དྲན་པ་ནམ་མཁའ)和空行俄丹巴玛(འོད་ལྡན་འབར་མ)像,其前方有自然凸出的吉祥多门神殿,殿门上还有吉祥图案。
夏琼沟(大意为“大鹏沟”)中有洁尔邦·占巴南喀(གྱེར་སྤུངས་དྲན་པ་ནམ་མཁའ)之圣山,山前有形如占巴南喀从琼隆银城下行至此时所乘骑的大鹏的自生岩山,“鹏”的右翼上有占巴八相之圣处,岩石上有自生日月图案,这些图案的下方有占巴南喀修红鹏降伏龙魔和鬼蜮的自生占巴降魔塔,那里还有勒当芒波等作密宗修寿和修药师佛之长寿泉水和修寿泉水,岩石上有“ཨཱོྃ”和“བསྭོ”等自生咒文;“鹏”的左翼上有才旺仁增(ཚེ་དབང་རིག་འཛིན)八相之圣处,该处一旁有代表才旺八大寒林之石像,以及让巴特钦(ཟིང་པ་མཐུ་ཆེན)等埋藏的伏藏,还可见到罗珠同麦(བློ་གྲོས་ཐོགས་མེད)等请出伏藏的遗址和伏藏文字,其前方有占巴修行处即日措(即山间隐寺),据说这是新龙历史上第一个日措即山间隐寺。
冈吉沟(意为“足迹沟”),即今所称的“夏吉”沟,其中部有三首卓乔卡宁(གཙོ་མཆོག་མཁའ་འགྱིང་དབུ་གསུམ་པ)的圣山,其前有自生右旋螺,其右有三处空行的修行处,左侧有猛厉橛朱赛庆巴(འབྲུག་གསས་ཆེམ་པ)之圣山,那里还有益西巴姆的圣山,其右侧有东炯图庆(སྟོང་རྒྱུང་མཐུ་ཆེན)莅临新龙地区留下的足迹和伏藏经匣和由曲色益西坚赞之地前往阿色之地时留下的足迹、单钹印和许多骡马印迹。
有关诞生于1833年即藏历水蛇年的根珠桑瓦扎即德钦林巴(ཀུན་གྲོལ་གསང་བ་རྩལ་ལམ་བདེ་ཆེན་གླིང་པ)请得深邃伏藏的自生多闻天神山,《续部类别品》中有“持明根珠尚瓦扎被邀请至层层重叠的岩山以西的拉克茸雅宗”之载说,而拉克茸雅宗的认定又有各种不同说法。
隐匿之地班玛果比林有称为“本教八大伏藏”的自生僧格郎穹岩山(藏文字面大意为“雄狮腾空之岩山”),相传那里有大悲母五身圣处和自生二十七猛厉母像。
在圣地沟尾的中部,有三身圣处,其顶部为法身普贤佛,中部为报身辛拉俄嘎佛(又译意为“白光佛”),下部为化身其美祖普佛,右侧有占巴师徒的圣处和赞葛赫尔巴护法圣处,都有自生诸佛菩萨之心咒文字,同时相传那里还有骑骡护法斯巴嘉姆即世间胜母的足印。其左侧的山门凸显的岩山就是埋伏藏的遗址即达拉美巴的圣山,同时那里又是东炯图庆大师修瓦赛菩萨的修行处。其下方有自生十大力士、十将军和胜幢四部等瓦赛菩萨之守护神之圣山,其背侧有总伏马头者之圣处和桑昂林巴埋藏济龙仪轨之伏藏处。在似宝珠垒砌般的岩山中有自生九本辛之伏藏处,其左侧有任意化现的一百零八座塔,那里还有象征三百六十座神殿之特殊法门的三百六十处凸出岩石,以及自生玛、德、赞(“玛”指斯巴嘉姆即世间胜母“སྲིད་པ་རྒྱལ་མོ”,“德”指伏敌绛巴察俄“དགྲ་འདུལ་འཇམ་པ་ཁྲག་མགོ”,“赞”指赞神护法阿色杰瓦“ཨ་བསེ་རྒྱལ་བ”)之身像和心咒文字,岩山前的大坝上被誉为“雍仲帕翁本姆或帕翁本卓”的磐石中有四十部伏藏法门之伏藏匣和钥匙。先前那里为占巴南喀(དྲན་པ་ནམ་མཁའ)、东炯图庆(སྟོང་རྒྱུང་མཐུ་ཆེན)、勒当芒波(ལེགས་ཏང་རྨང་པོ)、让巴特钦(ཟིང་པ་མཐུ་ཆེན)、曲色·益西坚赞(ཆུ་གསེར་ཡེ་ཤེས་རྒྱལ་མཚན)和阔蚌·罗珠同麦(ཁོད་སྤུངས་བློ་གྲོས་ཐོགས་མེད)等埋藏伏藏处和修行处,后来成了桑吉林巴(སངས་རྒྱས་གླིང་པ)、伏藏大师隆萨(གཏེར་ཆེན་ཀློང་གསལ)、新龙上师索杰即里饶林巴(ཉག་བླ་བསོད་རྒྱལ་ལམ་ལས་རབ་གླིང་པ)、根珠·德钦林巴(ཀུན་གྲོལ་བདེ་ཆེན་གླིང་པ)和桑昂林巴(གསང་སྔགས་གླིང་པ)等,班本二教(即印度传入所形成的藏传佛教和藏区土生土长的觉悟道雍仲本教)伏藏师发掘和迎请伏藏之处。左侧沟中的茸雅(又为“茸亚”)玛波转山朝圣道上的一磐石上有让巴特钦大师之足迹,像经籍重叠的岩山中有本教伏藏。其左右两侧的八宗,相传为让巴特钦大师的八大修行处,那里有一个名为“甲确”(རྒྱ་མཆོད)的沟谷,为甲本·让巴特钦供养圣地守护神灵之处,其地有甲本岩、甲本座垫和清澈甲本河等许多地名。
总而言之,札玛茸亚神岩圣山,左右前后各处都有许多修行圣处和先前到此的本教成就者和伏藏大师们创建的寺庙和日措(即山间隐寺)的遗址,据说此地有座寺院叫做帕翁本姆寺,后来改为其他教派的了。此外,札玛茸亚神岩圣山四周所现之明相中,其形状胜过吉祥八宝之美,东有雍仲图相,南轮之图相,西有莲花图相,北有大宝或宝珠图相等,据《扎玛绒亚神山志略》云:“并以铃记方式绘制和书写有“雍仲轮”、“宝莲日月轮”以及咒文中的“མ”和“ཨ་མ”组合的文字和五个勇猛大字等,尤其留有护土母斯巴嘉姆(意为“世间胜母”)坐骑神骡之足印”。 ——札玛茸亚神山圣地的守护神灵 一般来说,正如“一本尊就有一位守护神,一座神殿也有一守护神”之说,札玛茸亚神山圣地的守护神有:本尊瓦赛昂巴之主要守护神殊胜母斯巴嘉姆(སྲིད་པ་རྒྱལ་མོ།即世间胜母)、岩神阿色杰瓦(བྲག་བཙན་ཨ་བསེ་རྒྱལ་བ),这两位守护神是该神山圣地之主宰,又是地祇的伏藏守护神和新龙地区的伏藏守护神。据前辈上师们的口头传说,殊胜母斯巴嘉母即世间胜母又分六时世间胜母和骑黑白红骡之世间胜母,因占巴南喀大师拥有的为骑黑骡世间胜母,东炯图庆大师拥有的为骑红骡世间胜母,故新龙地区一般都要供奉骑黑红两种神骡的世间胜母,凡在该神山圣地修护法世间胜母和岩神阿色杰瓦,不仅易得成就,若作供养可得其佑助,依附该二位护法,护法将会常来并作救护,据《扎玛绒亚神山志略》云:“殊胜母斯巴嘉姆和岩神阿色杰瓦为护土之主和伏藏守护神,若作供养,依其为怙主,将会莅临”。 ——札玛茸亚神山圣地之功德 有关札巴茸亚神山圣地之功德,上师们常有这样的说法,如是札玛茸亚神山圣地,从外转山朝圣一周即相当于念诵一亿颂玛智心咒,凡转山朝圣除障者,将能消除一切外部阻挠、敌祸、魔绕、疫病和战争,能消除一切内部阻挠、痛苦呻吟、毒素和晦气,消除一切隐密烦恼、苦难和逆愿,并得如意成就。从中间转山朝圣一周,即相当于念诵一亿颂瓦赛菩萨心咒,倘若如是念修殊胜神殿,外部身体便可与瓦赛菩萨之身无二无别,内心圆满获得五大殊胜神殿之功德,殊胜密之共同之成就也可不劳而获,亲眼目睹绝密普贤之密意。从内转山朝圣一周,相当于念诵一亿颂五大殊胜神殿心咒,倘若入灭谛之禅定,从外表的角度可化为普贤杰瓦杜巴之身,从内的角度可持普贤辛拉俄嘎佛,从密的角度可得法身普贤之果位,从绝密的角度可显自明之本智。此外,三学处誓言具足的瑜伽行者,无论男女,凡在此神山中闭关近修,开启瓦色昂巴等本尊持明之道场,转动会供之轮,可净除自身习气所形成的一切遮障,获得证悟,十地五道之功德也将如上弦月般蒸蒸日上。凡俗家信徒男女,在此神山圣地行转山朝圣、献供和插经幡等善行,具有出离今生之障碍和病魔之折腾、来世断除生于不净处三恶趣之门而得解脱、步入报身佛悉地等无量功德,据《扎玛绒亚神山志略》云:“信仰具足的瑜伽男女志士,开启持明坛城,转动会供法轮,即可增强证悟以及地道功德,男女信众若作朝礼,即可遮盖来世恶处生门”。
——札玛茸亚圣处的聚集 有关札玛茸亚圣处的聚集,尽管班本(即印度传入佛教和觉悟道雍仲本教)二教的说法各异,但依本教的说法应在狗年,理由是,初开神山圣地之门和开辟转山道者为阔蚌·罗珠同麦大师。阔蚌·罗珠同麦大师,于金阳狗年在札玛茸亚神山和帕翁本姆磐石处发掘伏藏,开圣地门,开辟内外密转山道,并确立了转山朝圣之功德。继后,出世于十四世纪的本教伏藏大师颇钦·郎喀俄热(ཕོ་ཆེ་ནམ་མཁའ་འོད་ཟེར)和尕察·索南坚赞(གར་ཚ་བསོད་ནམས་རྒྱལ་མཚན)二位,在其地四方形的磐石处获得有地祇奔惹之修炼法等伏藏,这在尕察·索南坚赞著的《札玛茸亚神山圣地志》中有明确记载。如是可证明,不仅十四世纪前就已有转山朝圣之俗,且转法也明显为本教的转法。据古人们的传说,阔蚌·罗珠同麦大师于金狗年开启帕翁本姆之伏藏门,将其作为修炼瓦赛昂巴之圣处,聚圣处和开启圣地之门,从龙月初一起至二十五日,耗时近一个月,当时上至象雄琼隆银城以下,下至汉区五台山以上的一切伏藏守护神和地祇主宰,皆聚于帕翁本姆之地,据说那时若行善则善会倍增数十万倍,若行恶则恶也会增加数十万倍,但有关这一说却未寻得可靠之文字资料,故望有关专家学者和仁人志士们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对此事多多给与关照。
——札玛茸亚神山圣地的相关志书
——写《札玛茸亚和帕翁本姆神岩圣地简史》是应新龙县教育和体育局王裕龙(藏名敦智洛莎)的多次要求,生根活佛仁孜尼马按本教的史书和经典之中的记载于公元2021年3月15日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