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 保护
佛菩萨一直在用“戒律”保护我们。
刚接触佛教时,我们会对“戒律”二字心生畏惧。一方面,害怕被条条框框束缚,失去往日自由;
另一方面,则担心因为无知和串习而“犯戒”。万一没做好,冒犯了佛菩萨,要受到严厉惩罚,该如何是好啊?
随着修学的深入,才渐渐懂得,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相较父母对独生子的爱护,有过之而无不及。
孩子离家,慈母会没日没夜地思念,盼儿归来。同样,众生在轮回苦海中浮沉、流转,佛菩萨也时刻记挂、思念,期盼众生早日觉悟,回归本自具足的真心佛性。
因此,佛陀制戒从不是为了束缚或惩罚众生,而是以戒为“信号灯”,告诉我们哪条路该走,哪条路不该走,不被五欲六尘的美丽陷阱所迷,即使走错也能惭愧、忏悔,知非即舍,早日脱离轮回险境,安全“回家”。
正见 指引
佛菩萨一直在用“正见”指引我们。
佛菩萨不仅具足圆满的慈悲,还具足圆满的智慧。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时,便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我们在轮回中,那么费尽心思地努力寻求,却依然没有找到究竟的安乐。归根结底,是因为无明和执著——看不清真相,还自以为是。
因此,总是以苦为乐、执妄为实,由此产生无尽的烦恼,甚至不惜造作恶业,亲手毁掉安乐之本,将幸福越推越远。
佛菩萨都是过来人,他们很清楚众生遭受着怎样的痛苦、痛苦的成因及息灭痛苦的方法。虽然他们很想帮助众生拔除痛苦,但生命的发展,遵循着因缘因果的规律,都是自作自受,无人可代。
这就如同悬壶济世的医者,如果仅仅治标不能根除疾病,更要引导病人改变错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才能令病人痊愈且不再复发。
虽然,凡夫的认识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佛菩萨依然苦口婆心,不厌其烦,以正见引导,令众生走出迷惑,走向觉醒。
愿力 加持
佛菩萨一直在用“愿力”加持我们。
修行解脱,直至成佛的道路,并不平坦,其间会遇到各种障碍、困难及诱惑。而这些障难的本质,无一不是自己过去所造不善业的果报,及内心贪嗔、无明的化现。
面对困难和诱惑,我们难免彷徨动摇、退失道心,令这条通往解脱的路显得愈发漫长、艰险。
虽然,我们以肉眼难以现量见到诸佛菩萨但他们一直都在,且从未离开以各种形式应化在世间保护、指引、陪伴着我们当内心烦恼、沮丧、失去希望时只要能发自真心忆念、启白
定能坚定信念、走出困境
此外,更应亲近正法
精进闻思、止恶行善了悟真心、早证菩提不负他们的一片赤诚守护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