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启心中的宝藏
——— 悲愿 ▼ 无尽 ———
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
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点 击 ↑ 链 接点击上方音频播放
如果有人问:这样的善恶业的果报哪个要先感受呢?
善业恶业哪个果报严重,就先感受那个,如果轻重程度相等,那么哪个靠近临终结生,要哪个先感受......
经中说:“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
业包括白业、黑业、黑白杂业三种,白业是指自始至终意乐和行为都是善,它的果报,转生到天界、人间成为具大富享大乐者。黑业,是指心念和行为都是不善的业,由此转生到具大痛苦的三恶趣。黑白杂业包括三种:一是心念是善、行为是恶的业,例如大悲商主杀了持短矛的俗人。假设没有私心杂念的牵涉,对菩萨来说,身体和语言的七不善业有开许的时候。二是心念是恶、行为是善的业,诸如,在发心时,由渴求谋取今世利益的心态驱使,行为上奉行善业。三是心、行相杂的业,也就是时而心念和行为都善、时而心念和行为都恶的业。它的果报,转生为四大部洲的人和零散而居的天人。
未造不会值遇,已造不会虚耗,业不会跟随着财物,只会跟随积业者。
这样的业不成熟在地大上,不成熟在石头上,唯一成熟在心相续所摄的蕴上。业成熟的方式有顺现法受业(即现世现报)、顺次生受业和顺后受业三种。顺现法受业(即现世现报)包括善恶两种,有关恶的果报,诸如尼洪国家被埋到地底;善的报应,诸如波斯匿王之女金刚的公案。顺次生受业,是指无间业。顺后受业,是指杀人杀马等的罪恶。
业不腐、不朽、不干、不耗。耗尽罪业的方式,要么感受报应而使其穷尽,要么通过具足包括菩提心在内的四种对治力忏悔罪业,这样一来,罪业会越来越减轻,就像依靠太阳能使雪减薄。如果菩萨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那么即使没有忏悔,罪业也会自然清净,就像太阳驱散黑暗一样。灭尽善业,也有善根灭尽的四种因。关于积业的基础,中观宗认为不存在积业的基础,他们说:在积业时灭为空性,后来受报时,是在空性中显现缘起而受报的;唯识宗认为积业的基础是阿赖耶;密宗承认,不清净的风心在不清净时,以六道的六个种子存在,作为沾染业的基础。
感受业报时间前后的顺序,如云:“业果何者重,何近何串习,何者先造作,首当成熟果。” 如果有人问:这样的善恶业的果报哪个要先感受呢?善业恶业哪个果报严重,就先感受那个,如果轻重程度相等,那么哪个靠近临终结生,要哪个先感受。如果距离临终结生远近也相同,那么以往串习力大的那个业要先感受。假设串习力方面也一模一样,那按照造业的顺序,哪个在前哪个先成熟。有关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明确。
【文】 整理自阿琼堪布《前行备忘录》业因果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 未成菩提果 • 先结众生缘 ———
▼
点击“↑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