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
发布时间:2021-04-19 01:45:52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学生胡松年恭整录音编辑成文
这一篇  怀师开示的文字,是由末学自当年的录音带整理成文的,三年前(2009)由我呈报  怀师审核,  怀师之答覆为,文字很长,没有时间来看。因此,就压在 怀师处而搁置了。
现下怀师业已涅槃,而这篇内容对“准提法”行者,至为重要,末学认为,道是天下之道,师是天下之师,其开示亦应归天下所有,况且,其乃  怀师当年原始的开示,除小标题由末学附加外,其余均自录音带整理出来,其内容绝无问题。
还是由末学传发于大家吧!俾使更多“准提法”修习者能够因此受惠,则我所愿也。
录音中,有关“普贤行愿品”之开示部份,早已出版成书,名为《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故在本文中,不再重复,仅将有关“准提法”之部份保留,作为行者之重要开示资料之一。---末学 胡松年谨注)
念诵要领在“气”,四大首重“风大”………念诵要好好念,是开口念,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念到气用完了,嘴巴闭着,用鼻子吸气,鼻子还不是鼻孔这里吸,而是以挨近眼睛那里的鼻子根根吸气,慢慢吸,待气充满了再来念,因为这是团体共修,你在吸气的时候,别人还在念,气充实了,再与众接着念。如此念诵,没有妄念,气散乱了,才会有妄念,才会有烦恼。一气接一气,一念接一念,没有杂乱,没有烦恼,没有妄想,因为气充实了,也不会昏沈了。生命就是一个“气”,人身四大以“气”为最重要,所以要晓得调气,如此吸气念诵,也不须要练气功,不须要练什么道家、密宗的功夫,自然气脉就成就了,自然身体健康无病了,这个“气”没有练好,想求无病,怎么可能呢?理论懂了讲得再好,也没有用。一口气一口气的去念,气念尽了,用鼻子吸气,也不要放在丹田什么的,就是这么简单,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们的日记,到夜里十二点多,我统统看完批完了,很不错,都有些感应,或在梦中,或在定中。但是,佛法的道理,一切如梦如幻,梦幻不是虚妄喔!是真实,这个世界就是梦幻,梦幻的存在,梦幻一样地消散,不要认为消散──空了,就是真的,也不要认为梦幻存在,就是真的,无真也无假,非真也非假,即使成佛也是梦幻,即使六通成就也是梦幻,不成就也是梦幻。修梦幻三昧,如此念去,身、口、意三业专一,立地成就了,还要那里去找个成就啊?
三业合一修,反闻闻自性
念诵与密法的身、口、意三业合一,不要轻视了咒语的反覆念诵,反覆念诵如果做到其中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一个妄念并不是“不知”,在智慧上更清楚,这个就不是妄念了,妄念是有生灭的,“智慧”则是寂然不动,这个要体会。念咒子,身、口、意三业合一,没有不成就的,身、口、意三业合一,没有妄念,智慧明照清楚,就叫“三合”,也可以说“六合”。念咒子“南无飒哆喃…”,念诵,当然是心在念,“心”跟“气”合一,“心”“气”合一,杂念就没有了,不要故意去除它,可是清清楚楚的喔,清楚就不叫妄念了,所以要“心”“气”合一,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要“声”──声音的“声”,耳根听见,“声”跟“气”合一。第三,念诵的时候,要“身”、“心”合一,最后念到忘了身体。所以教你们要投进去,投进音声海去,然后,觉得自己无所谓在念咒,融入一片音声海中,虽然还在念,已没有初念境界那样吃力,无勉强、很自然。若能做到“心气”、“声气”、“身心”等三合,到了这样“生起次第”的成就,当然诸佛菩萨、本尊佛母的感应,自在其中矣!无所谓有相、无相,都在感应中,无相的感应,是菩提的感应,道业的感应,这要你去体会,它使你的智慧立时明朗起来,使你真正完全明白:“即空即有、即有即空,非空非有、非有非空,如梦如幻、即梦即幻,非梦非幻”,这一下,你就会了解到,“空、有”当下即是。
检讨反省,不进则退,欲证菩提,首要发心
我们这一期修“准提法”共49天,已过去了一半,大家自己检讨反省一下,三个多礼拜,这一半过程中,在“心性”与“心行”两方面,进步多少?转变多少?“心性”是在菩提智慧上,开发了多少?“心行”是在定慧的功夫上,进步多少?要反省,不反省只走了一半的路程,不进即退唷!不是进步,就是退步了。你们大体上都不错,身心都健康多了,偶然一点小病、小恼,没有什么,比过去好多了,什么是感应?这就是感应,自己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佛菩萨给你感应,自己不知道,那你就愚蠢到万分,至少,在这个阶段,少病少恼。现在,还有一半的工程,让你发心,是不是能求得菩提、成佛、证道,发心很重要。念咒子祈愿,也就是一般讲的祈祷、祈求,很重要。你们有没有问题?(众无声)没有问题,我问你们,你们要答喔!
三业专修如何修?“精气神”合可得定
修准提法基本上告诉你,三业专修,基本上怎么样修呀?(众答:身、口、意三业)当然是身、口、意三业,身业在做什么?(众答:结手印)口业呢?(众答:念咒)而意业呢?(众答:观想)大家都要照这样修,昼夜、二六时中。意业观想字轮、月轮,至少观想一个明点,现在有供佛的灯都在这里,灯亮在这里,灯光这一点明点,都看到吗?心中有一个如此的明点,你们看一下灯,这个影像就有了,不要你去用妄想去观想,用妄想、肉眼去观想,就不对了。就是这第六意识的影像,影像、境像都有了,带了这个质,也就是“带质境”了,灯光是物质的,把“带质”与“独影”两个连起来,将没有意识与分别心的影像留住,这样都听懂了吧?轻松不轻松?这样不吃力的嘛!这就是“净观想”。如果用分别心妄想去观想,那就糟了!所以一般学法、修密、修止观,第一个窍门、关键都不懂,一辈子也修不成。
这样身、口、意三业去修,昼夜精进,以中国道家的说法做个比方,也就是“精、气、神”合一了,“精、气、神”合一,就结丹了,就得长生不死之道的功力。什么是修“精”呢?身体不妄动,在观心,整个心都静了下来,心不外驰求,就是“精”的修练;教你们念诵,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就是练“气”;意业在观想,在练“神”。“精、气、神”练合一了,你念起来就很轻松。(师示范念准提咒)意观想字轮,身得“定”,“精、气、神”合一而得“定”了,真得“定”不是不知道喔!一切越来越清楚,身心在若有若无之间,如梦如幻之间。专一就谓之“定”,“意”专一在观想明点、月轮或字轮;口业专一在念诵。专一了就是“止”,然后,三业合起来就是“心”,心中清清楚楚,自然就是“观”了,即止即观,即观即止,“止”、“观”同时都在这了,这就是“大止观”的修练。然后,又告诉你能够,“性空”自“缘起”里头观起来,观起的“境”与空的“相”,都不住,不住不是昏沈,不是不知道噢!与法界同体,这也就是愣严经所述的:“十方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那么的清明,那么的自在。那就对了,如此修去,没有不成就的。
密法无密,自他不二
实际上,密法有什么秘密呢?没有啊!就是显教呀!自他不二,就有这么大的威德、功力。现在,走了一半工程,再叫你们注意的,就这样子跟你们讲,当然,你们平常没有真正的学,也没有真正修行,都是依他起,我要你们怎么样,总算很听话,教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做,没有自己发心的。这次,还是从智师提出来的因缘,我说好呀!我才答应,这样地修准提法。你们才知道,在家、出家学佛,规规矩矩,净修行,这才叫修行人。因此,你们回想自己在出家或学佛以前,天天都是空过光阴。在这几天,如此才叫修行,至少,你晓得,到这个时候,如此修法,贪瞋痴慢疑等妄想时间减少了,没有了,来不及了,这个法器催到来,法器就如同看牛的鞭子一样,一鞭子一鞭子抽到你身上,没有时间去打妄想了,如果你一边念咒,一边还在妄想的话,在这个禅堂里,你不是在修行,而是在犯罪喔!造恶业喔!那你在骂准提佛母,而不在修法。真正修法没有离开身、口、意,念念兹兹,旁边有法器这一条鞭子在抽着,密集下来,你减少多少造恶业的机会,譬如闲话、骂人、埋怨等都没有时间了,消极地少造许多恶业,累积起来,也变成积极地修善业了,念咒子也就是《普贤行愿品》里的“礼赞诸佛”,如能配合《普贤行愿品》的修法,进一步在意念上修到,会成就更快了。
意业观想要专一,礼敬三世一切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诵咒观想修准提法,一开始念时,意──观想,心中不论观想明点或是月轮,乃至准提佛母,口中念着咒子,虽然不必再念普贤菩萨这四句偈,但意念上要作到“所有十方世界,三世诸佛”尽在心中遍礼无余。不只是准提佛母,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人师子──人中之大导师、天人师,也就是佛,都要包括在观想里面。你说我观想不起来,不是要你幻想,而是你念头这样一带就晓得了,比如现在我在念咒子,同时“我以清净身语意”这一念已经含摄在修法里面了。身业现在安坐坛场中修法,语业念着咒子,意业正修观想,观想十方三世一切佛,一一佛前都有一个我在顶礼,“一切遍礼尽无余”,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国土都到了,一切都在这一念,这就是密宗的观想。
你说我还是观不起来,那就作个比方,从你开始学佛至今,一定到过不少寺庙,在这一念中,曾到过的寺庙大殿上都有一个我在那里拜佛,这样应观想得起来吧?观想就这么容易啊!只要念头上轻轻带一下,刹那间意念上就修到了嘛!每天要如此修,这并不难啊!要是一时做不到,也要恳恳切切地将这四句偈好好念一遍,如此而修,以后一半工程就晓得怎么用功了。一念到经文时,心中同时观想到,口到,意即到。………
一念回机,元气充满
音声回转,我们借用禅宗达摩祖师的一句话:“一念回机,便同本得。”佛法修“有”,就一切皆有,修“空”,就一切皆空,我们修“有法”,“一念回机,元气充满”,本身内部充满了生机,元气就充满了,音声、意念、气发,意动了气就动,再鼓动音声,用咒音与佛母法力的加持,自他不二,震动内部的一切气脉,一念回机,元气充满了,要晓得这样去念。(南师示范念准提咒…),你看,声音发了,气在内部,出气出来了,元气越来越充满,(南师再示范念准提咒…),就这样念,慢慢去练,所以叫“修练、修练”,修行是练出来的。……观想亦妄想,修成妄亦真
那么,也许你会问,如上面所说的这样观想,不都是幻想吗?修行就是幻想吗?是的,修行就是幻想,幻想修成功了,就有神通妙用,因为神通妙用也是幻想。所以这个时候你要了解,妄想并非错误,妄想也可以是对的。“我以广大胜解心”,这心性之体本来就是广大无比的,当理通了时,这个幻想就不是幻想,而是功德。教理不通,没有悟道,修得再好,也是魔道。教理通了,修一切道都是正道。“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为什么我的观想是一种事实,不只是理想、幻想呢?因为我们现在修这普贤行愿的观想,是依普贤菩萨的行愿之力,使之成为事实,而普贤(现)是无所不在的。
普遍供养诸如来”,这地方也要明了,这个观想的意念境界,是不是独影境?是不是带质境?它是好?是坏?就如观明点,先看这油灯的灯光,借之观想,这是带质境,但它是坏的东西吗?不是的,它不坏也不好。像现在你讲话,每个思想念头都是独影及带质境,就如今天早晨你们吃的稀饭是什么呢?(同学答:地瓜稀饭)好吃不好吃呢?(同学们答:好吃)当下一面讲,一面意境就有影像,这是带质境,它们并不坏,你修得成功,妄即是真,真即是妄,就怕你妄也修不成,空也空不了。所以修一切法,“有”,就一切皆有,当我们观想供养时,一切都是真的。修学普贤行愿,是学佛的第一步,像我开始学佛,首先就是普贤行愿品及准提法这样一路上来,循此求证菩提,可以迅速成办,没什么稀奇。现在我把这二大殊胜的法门告诉你们,它包括显密一切法,我一向不大传密,这就是大密。………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