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当时,
路边的共享单车又迎来了利好时期,
但你还记得去年冬天吗?
随着“共享单车”热潮的褪去,
不少厂家倒在了名为“市场”的浪潮下,
留下了一地残渣。
那些原本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单车,
变成了随意丢弃,
阻碍出行的道路垃圾。
最近,
这些废弃的共享单车,
帮助缅甸贫穷儿童圆了单车梦的消息,
却又让人们看到了共享单车,
被拆卸、被变卖的另一种出路。
无处安放的共享单车
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和他的四个合伙人共同创立ofo,开创了国内共享单车行业的新纪元。往后的3年中,共享单车行业进入了野蛮发展的阶段,ofo、摩拜、哈罗、酷骑等多家共享单车平台诞生。
短短几年光景,共享单车就从资本市场的宠儿,变成了一地鸡毛。走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废弃的共享单车无人问津。国内摄影师吴国勇,曾用无人机记录了全国20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坟场”。在他的镜头下,上万辆各色共享单车互相缠绕、堆积,形成了高达七八米的山峰,密密麻麻,场面十分壮观。
共享单车的垃圾竟能帮缅甸儿童脱贫
当企业在大量的生产共享单车时,或许都没有考虑过这么庞大数量的废弃单车该如何处理。毕竟,谁都无法想到,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会以如此快的速度走向末路。
6月20日,一批改装过的共享单车被送到了靠近仰光的Nhaw Kone乡村学校。在该学校就读的11岁学生Thae Su Wai(首批受惠学生中的其中一位)开心地说,现在有了脚踏车,再也不需要花上两小时、每天走路10公里往返学校了。
Mike说,仰光仅是"Lesswalk"计划的第一站,接下来这项运动也会惠及曼德勒(Mandalay)和实皆县(Sagaing)的贫困孩童。居住在距离学校2公里以外,年龄在13到16岁的学童,都将会有机会有限获得捐赠。初步目标是为缅甸贫困学生免费提供10000辆单车。
我不用再早起走两小时去上学
Mike生于缅甸,8岁随家人移居新加坡后,便在新加坡就学、生活。2008年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商业管理专业,2011年回到缅甸,创建了在线旅游平台flymya.com。
3月中,Mike首先来到北京,“我在那里的一个回收站看见大约有3万多辆单车,其实里面有很多单车状态还好,完全可以继续骑。所以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它们只是被弃置了。回收站只花了10美元/辆的价格来买下它们。那样的场景真让人难过,但要将它们买到缅甸并非易事。”
对于发起这个活动的原因,Mike在接受采访时说,“政府无法给每一个分散的村庄建立学校,所以,有的农村孩子每天上学、放学需要走很远的路。我在农村地区旅游的时候,常常会看见这些走路上学的孩子。有时候,因为路途太远,他们还会站在路边搭顺风车,他们对于校车更是为所未闻。但很多家庭因为太穷,都无法为孩子买一辆自行车。”
在缅甸乡村,无数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得不每日步行长距离上学。少则两至三公里,多则十公里。他们大部分人没有校车可坐,更不知道校车为何物。一些小孩家里甚至没有雨伞,只能拿几片塑料遮雨。由于学校距离较远,再加上遇见雨季道路非常难走,许多学生逐渐地放弃了去学校学习。
Mike说,“在新加坡,这些自行车变得一文不值,但在缅甸,它们却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公益的路从来就不简单 但会一直坚定
Lesswalk运动不仅解决了共享单车的垃圾问题,还以更低的价格让有需要的孩子们骑上了全新的单车。这种看上去双赢的公益模式,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当共享单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