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上师不要以貌取人!
发布时间:2021-03-16 00:49:06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大 圆 满 | 七 宝 藏


开启心中的宝藏







图片

———  悲愿无尽  ———


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

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点 击 ↑ 链 接

图片图片

点击上方音频播放





愚人交朋友,往往会观察对方的财产、地位、相貌,而如今寻找上师好像也是如此,若其父母有一定地位,人也长得比较庄严,很多人就喜欢当他的弟子。

在古代,活佛长相并不一定端庄妙好。像大名鼎鼎的布顿大师,是夏鲁派的创始人,他生下来时嘴巴、鼻子都很大,异常难看。
他的母亲特别伤心:“我只有这一孩子,却长得如此丑陋,谁愿意见到他呢?”没想到,这个婴儿竟然开口说道:“布顿巴,我并不计较这些!”结果,他长大之后成了一代高僧。
在格鲁派的历史中,其貌不扬的高僧大德也为数不少。其实,若是娶媳妇,选个美貌一点的也可以,但依止大德就不一定非要如此了。
以貌取人,这是愚人的观察方法,作为有智慧的人,理应注重内在胜于外在——只有详细观察了上师的悲心、智慧后,再决定是否去依止,这样才会比较可靠。

图片


昔日,阿底峡尊者一生依止过很多上师。在这些上师中,有的功德超过他,有的则与他平等,有的还不如他。但不管怎样,他对每一位上师都心怀感恩,非常恭敬。

而仲敦巴,一生只有两位上师:一位是居士身份的上师,一位是阿底峡尊者。
后来,博多瓦问上师:“像仲敦巴那样依止的上师少好,还是像阿底峡尊者那样依止的上师多好呢?”
上师告诉他:“如果你清净心修得好,那依止的上师越多越好;但若清净心不足,总喜欢观察上师的过失,依止的上师越少越好。”


当今时代,很多人遇到一个上师,立刻就跑去恭敬供养,但过不了多久,又觉得上师有诸多毛病,于是将其舍弃,甚至还到处诽谤。
还有些人经常试探上师,本来想着这一件事,口头却说另一件,这样依止的上师再多,对自己也没有任何益处。
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一生中只依止少数几位上师即可,不要总是喜新厌旧,到处寻找“新鲜”的上师!对上师的恭敬,不在于外面的行为,而在于内心。
比如,麦彭仁波切曾有一个侍者,叫涅内俄萨。本来他是个愚笨的人,脾气比较暴躁,甚至在上师面前也显得非常无礼,态度极不调柔恭顺。

图片


有时上师亲自开许的弟子前来拜见,他却将其挡在外面,说上师病得特别严重,就是不让他们进门。
麦彭仁波切本人,似乎也害怕这个侍者。有一次,拥嘎堪布为撰著《功德藏》的讲义而前来请教,麦彭仁波切有许多甚深教言正想解说。
结果这个俄萨来了,麦彭仁波切就很紧张,赶忙对拥嘎说:“你快回去吧!俄萨来了,我现在不敢给你讲。”
从表面上看,俄萨对上师特别不恭敬,但实际上,他是对上师极度关心,担心上师抱病利益众生太辛苦。以此虔诚的信心,最终上师的智慧也全部传给了他。

后来,麦彭仁波切圆寂之前,对俄萨说:“你以后遇到困难,就去找华木钦哲。”并告诉其他人:“以后他生病的话,你们一定要关照他!”
所以,表面上的花言巧语不重要,弟子对上师到底怎么样,关键看他是否真正有信心、恭敬心和欢喜心。



图片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图片

图片

———  未成菩提果 • 先结众生缘  ———

图片

点击“↑上图”进入大如香堂微店





图片

                                

图片

 延 伸 阅 读图片第四世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简传第四世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已融入法界
第五世多智钦•仁增•吉美多杰华桑仁波切坐床盛典多智钦法王的唯一化身 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第四世多智钦法王留下的灵骨舍利大恩上师亲自操持第四世多智钦法王圆寂法会图片
申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