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上师是具德上师?
发布时间:2021-03-10 00:14:11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大 圆 满 | 七 宝 藏





图片图片

点击上方音频播放




依什么标准观察上师呢?小乘有小乘的轨范师、亲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大乘有大乘的上师善知识的标准和要求。大乘分显宗、密宗,显宗也有唯识宗、中观等,密宗有内密、外密。应该如何当上师、摄受弟子、灌顶等,都有所不同。

图片


大概地讲,上师应该具有如下功德:第一,广大的智慧;第二,无伪的慈悲心;第三,摄受弟子的能力;第四,清净的戒律;第五,清净的传承;第六,殊胜的灌顶。
第一,广大的智慧。精通三藏,精通六续。三藏是显密共同的三藏,六续是密宗特有的六种续部。不仅要精通词句,还要精通含义,才可以说有广大的智慧。总的来说,就是有无我、空性的智慧。
第二,无伪的慈悲心。想拔除众生的痛苦叫悲心,想给予众生安乐叫慈心。无论是亲人还是敌人,无论是美还是丑,无论是穷还是富,无论是善还是恶,无论是老还是少,对一切众生平等地,真心实意地,发自内心地希望能够给予他们安乐,拔除他们的痛苦,这是慈悲心。
第三,清净的戒律。清净地受持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现在是末法时期,很难做到不犯支分戒,但是可以做到不犯根本戒。即使犯了支分戒,会立即忏悔,没有和堕罪一起过夜,最好没有一起过时,即堕罪和自己的相续没有同时共存,这是清净的戒律。
第四,摄受弟子的能力。若是有智慧、有慈悲,也有清净的戒律,但没有摄受弟子的能力也不行。摄受弟子的能力主要是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同行、共事。这四个都是比较圆融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相续不同,根基不同,习性也不一样,需要用软方法的时候就用软方法,需要用硬方法的时候就用硬方法。有调伏弟子的能力,有这样的善巧方便,这也是作为一个上师必不可少的方便。
第五,清净的传承。第一是不能间断法脉,如果不是口耳相传,中间有间断,就是断传承。第二是法脉没有被染污。若是上师与弟子之间有矛盾冲突,弟子对上师的信心不是万分具足,相续中对上师有邪见等,就是被染污。

图片


密法特别强调法脉清净。这里强调,“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没有沾染破誓言的锈一样,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这个法脉就像纯金的丝线,不能有破坏誓言的染污。

现在很多人都把佛法当作一般的学问来学,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没有得到清净的法脉,把上师、师父当作一般的老师,把他讲的一些道理,随便地研究一下,掌握一些,这和学习一般的哲学没有什么区别。这样你只能得到知识,不能得到智慧;只能成就世间暂时的利益,不能成就出世间的利益。你真正要获得成就,要达到佛菩萨那种境界,要真正转识成智——把知识转为智慧,真正要让自己的境界超越人世间,就要靠信心,靠加持。
为什么说佛法从恭敬和信心中得?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求不到法;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得不到法的真实意义与利益。现在国内外的很多知识分子都在研究佛法,学习佛理,那是学知识,做学问,不能叫学佛,也不能叫修行。学佛修行要靠法脉,靠信心,靠加持,靠窍诀;按照清净的传承,完整的仪轨和方法,做功课,如理如法地闻法,打坐实修,最后才能到达彼岸,才能成就。
第六,殊胜的灌顶。尤其是进入密乘要有灌顶,灌顶有因灌顶、道灌顶、果灌顶,也有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这些灌顶都不一样。若不进入坛城,不接受灌顶,相续无法成熟,就无法获得最终的成就。
无论是修小乘还是修大乘,无论是修显宗还是修密宗,最后都要进入密乘,否则不会成佛。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是进入密乘的台阶。进入密乘灌顶时,对上师、对坛城、对弟子要求都非常高,若是不具备条件,弟子就得不到灌顶;得不到灌顶,便无法进入密乘。所以,上师要有灌顶的能力。
上述大概地讲了一位具德上师应具备的条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若是仔细讲,要求更高了,需要具备的条件更多了。

图片


以这些标准来观察、衡量,如果觉得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依止;如果觉得都具备了,才能依止。这也是为了遣除自己内心的疑惑。有些人觉得自己现在没有什么疑惑了。但是如果深入地问:“你为什么要这么信任他?为什么要依止他?你有什么把握解脱成佛?”你可能就开始怀疑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不能迷信,应该先去了解、观察。了解好,观察好,确定了,内心深处才不会有疑惑,才能一心一意地依止,这才是真正地生起了胜解信心。胜解信心是没有疑惑,不动摇的。若是有动摇,有疑惑,就不是胜解信心。所以,以这些标准深入地观察,也是为了对上师生起胜解信心。


(来源:达真堪布《成就宝鉴论》上师瑜伽 )



图片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图片

图片

———  未成菩提果 • 先结众生缘  ———

图片百福轮
百位高僧题百福

点击“↑上图”进入大如香堂微店





图片

                                

图片

 延 伸 阅 读图片第四世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简传多智钦•仁增•吉美多杰华桑仁波切坐床盛典图片
申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图片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