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第5课
摘录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夫人:当极乐世界的国土、莲花台等内容,都得以在心中明观时,接下来就可以观想佛了。如何观想佛以及为什么要观想佛呢?因为一切诸佛是法身,众生心中都具备如来藏,所以一切诸佛本来就住在众生的心中,如理作意的话,就决定能见到佛。虽然众生心中本来具备如来藏,但是没有显发出来。当我们观想佛陀时,就显发出如来藏本具的功德。因此心做三十二相的话,心即是三十二相佛;心做八十随形好,心即是八十随形好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因为心观想佛时,可以显发自心本具的如来藏功德,所以心就是佛。诸佛的无尽智慧皆由自心本具的如来藏的功德所显发,因此若我们心中如理作意的话,就可以现出诸佛无尽的智慧大海。因此应当一心明观如来正遍知、清净圆满正等觉、大阿罗汉阿弥陀佛。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像既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缦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我们思维当心做佛,在心中观想佛,心必是佛。因此,要一心一意观想莲花座上面的阿弥陀佛。如是观想,直到不管睁开眼睛或闭上眼睛,都能够见到紫摩金色的阿弥陀佛端坐于莲花台上面,清清明明的现在眼前。
然后观想七宝庄严的极乐世界,整个极乐世界之大地,池塘、宝树行列等等。宝树上面有无量的庄严饰物,悬挂的璎珞交织成宝网,宝座上面布满宝幔,使得极乐世界虚空遍覆璎珞网和宝幔,宝相庄严的阿弥陀佛端坐于极乐世界的莲花座上。要将不管是阿弥陀佛,还是虚空中的一切,全部观想的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就如同看自己手的掌纹一样清晰。把极乐世界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用心清清楚楚地观想出来。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妙光,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接下来观想一棵宝树,宝树下边有八万四千瓣之巨大莲花,莲花上有一个莲台,阿弥陀佛端坐于莲台上面。再观想在阿弥陀佛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和阿弥陀佛的莲花台一模一样大的莲花台。状貌和所有庄严,全部无二无别。
接下来观想,观音菩萨安坐在阿弥陀佛左边的莲花台上,大势至菩萨安坐在右边的莲台上,全部都如阿弥陀佛一样呈现金色。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两大菩萨放大光明,照亮极乐世界的宝树等所有的一切。
之后,一一树下悉皆生出三朵莲花,如前一般大小一模一样。观想阿弥陀佛位于中间,左边和右边莲花台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每棵树下有三个莲台,分别安住着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菩萨。这样的树无量无边,如是的三尊也无量无边,遍布整个极乐世界。慢慢地从一尊佛和二菩萨像,一直到观想出无量的佛和菩萨,如是观想清楚。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想像,名第八观。】
安住在此境界中,所有听到的水流、看见的光明、树和树上幻化的鸟儿等等,全部都在宣说妙法。入定时能够闻法,出定后,也能够忆持所有听闻过的妙法。此时,当观察是否出现幻相,如果所听到的法的内容,与经藏所宣说的苦、无常、无我等相合,则观想的初相已成。如果此时听到的法的内容和经藏相违,则为妄想,还要继续修持。若初相已成,则极乐世界粗大的观想已经修成了。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益西敦多堪布公众号ID:kby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