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正宗酸辣粉应该是:“麻、辣、鲜、香、酸爽、Q弹且油而不腻”。
每一根红薯粉都吸附酸辣感,配上花生米、酸豆角,在舌尖蔓延开来。
在重庆各大出名的好吃街,都会有几家酸辣粉店,能够吸引食客排长队的一定也差不了。
粉条在我国至少已有1400年历史。历经千年,人们将粉条的种类开发得越来越丰富,地域差异使粉条的菜式也变得各有风味。
宋代陈叟达所编《本心斋疏食谱》中提及“碾绽绿珠”,形象描述了绿豆粉丝的做法。
全国粉条众多,魔芋、绿豆、豌豆、蕨菜、马铃薯、木薯等富含淀粉的块茎,都可以被做成粉条。
其中土豆的功能最多,功劳最大,尤其是作为米面之外的副食兼主食,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其实最早在2015年,我国就提出,把土豆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替代物,让土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
土豆做成的粉条,也是全国消耗量最多的,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食品。
重庆酸辣粉是以红薯粉为主料;桂林米粉和过桥米线的主角是米制粉条;菜谱中常见的“蚂蚁上树”以绿豆粉丝为主;东北乱炖里,土豆粉是最常见的。
此外,在东三省、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汤汁丰盈的炖菜、凉拌菜中,也大都会配以当地的土豆粉条。
土豆粉的做法,与红薯粉的制作方法相同,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手工漏粉按比例混合芡和粉坨后,进行漏粉。漏勺或漏瓢要端稳当,粉坨置于中心,用手不断匀速拍打,一根根粉条便从几十个孔洞中漏出,落入沸腾的大锅里,粉条煮熟了,再入凉水冷却,挂在室外晒干便可加工食用。
二:机械一体化将土豆淀粉投入机器,高温定型再冷却成粉条。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II》中,就有现场手工制作土豆粉的片段。粘稠的粉浆画作涓涓细流,如图在空中舞蹈一般。
才能日渐更新。
那么美食之间,众多粉条之间,有没有可能变换角色呢?虽说各地特有小吃已经大体固定,但谁说不能创新呢?
但谁规定土豆粉不能涉足呢?于是,酸辣土豆粉应运而生。
【往期回顾】
萨琪玛的前世今生,要吃就吃纯素的!
出口A级裙带菜(海藻之王)钙含量超牛奶10倍!
有机滇红 | 是大家天天都能喝得起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