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句话,是《心经》的精华要理!
发布时间:2021-02-22 00:32:10 | 来源:就吃素

图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四句,是《心经》的精华要理。


略释如下:


“观自在”:是教你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自己若在,就不会向外驰求,到处攀缘。若是不在,则容易妄想纷飞,甚至发神经。总要找机会,令人供养。有这种思想,那就不自在。


“菩萨”的行为,一切是利益众生,以众生为前提,绝对不是为利益自己。


我们凡夫的思想,恰好相反,总想利益自己,而不利益众生。无论做什么事,先要计较一番,有利的就做,没有利的就不做,这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世界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就因为这种关系。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所以就发生战争,造成国破家亡的残局。图片
这位菩萨,他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现在,生生世世都修深般若法,没有间断的时候。
修深般若法:
(一)没有骄傲心;若有骄傲心,就是愚痴。(二)没有自满心;若有自满心,就是愚痴。(三)常生惭愧心;不生惭愧心,就是愚痴。(四)不生攀缘心;若生攀缘心,就是愚痴。(五)不生瞋恨心;若生瞋恨心,就是愚痴。(六)不生颠倒心;若生颠倒心,就是愚痴。
我们修道人,以这六种心,作为标准。衡量自己所行所做,是否如法?
如法就是智慧,不如法就是愚痴。
也就是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是智慧。不修戒定慧,不灭贪瞋痴,就是愚痴。智慧和愚痴的分别,就在这个地方。
要修深般若,才会照破五蕴中的五十种魔境:
在色蕴中有十种阴魔,在受蕴中有十种阴魔,在想蕴中有十种阴魔,在行蕴中有十种阴魔,在识蕴中也有十种阴魔。
总括来讲,有这五十种;分开来讲,有无数无量种。图片
如有不慎,就堕入魔境。总而言之,凡是有邪知邪见的人,都是属于魔的眷属;有正知正见的人,都是属于佛的眷属。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才能认清魔的境界,不会被其动摇。
这时候,不但“照见五蕴皆空”,也“度一切苦厄”。
五蕴皆空,即是真空。
所谓:“真空无人我,大道无形相。”
一切苦厄,就是三灾八难之苦厄。
若能将这四句经文的法,修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就证得八风吹不动的境界。
何谓八风?就是称、讥、苦、乐、利、衰、毁、誉。
这八种风,能把没有定力的人,吹得昏头转向,不知东西南北。


图片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无量 ===

图片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