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过这些日子时
我从未在意过然而,
当我如今提起笔
要把这些往事写下来时才发现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1
中国第一代武侠影后
郑佩佩出生于1946年的上海,从小她就没有得到来自父亲的疼爱。这也间接导致了她后来对“家”的强烈盼望。
1963年,郑佩佩17岁,正值大好年华。这一年,她开始了演艺生涯。在电影《宝莲灯》里,她反串男角,饰演角色刘彦昌。
彼时饰演男角色的她眼神凌冽、眉宇间英气十足,让人过目不忘。
也正是“刘彦昌”这个角色让胡金铨导演记住了这个叫郑佩佩的小女孩,因为她有他心中侠女的样子。
此后,胡导不顾高层压力坚持让郑佩佩出演电影《大醉侠》,这才有了武侠史上独一无二的金燕子,也成就了新派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郑佩佩也成为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一打女”。
她的成名,都是靠一拳一刀打出来的。她当红的时候,成龙也只能做她电影里的无名配角,成为她的“手下败将”。
2
巅峰时隐退,为爱远嫁美国
郑佩佩其实亦从未想过一生都在光影幻梦的娱乐圈里浮沉,她深信婚姻是女人最好的归宿。所以在认识了原文通后,她便毅然挥别电影圈,随夫定居洛杉矶,做原太太去了。
“在我们那个年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理所当然的事,才23岁的我,事业正如日中天。却连想都没想就嫁到美国,开始了我将近20年的婚姻生活。”
因为丈夫家三代单传,郑佩佩就把“为丈夫生一个儿子”作为自己的使命。易怀孕易流产体质的她怀孕了8次、流产了4次、接连生了3个女儿,才终于生了一个儿子。
“我当时对生育有一种不正确的想法,觉得丈夫是单传,我既然做他的太太,我就有这个义务,要把自己的肚子借给他生孩子……我把生育当成一个工作了。”
那20年里,她一刻都没有闲着,教舞蹈、开杂货店、当房产中介、办电视台……
3
与佛结缘,重出江湖
离婚后,她净身出户。身无分文的她带着子女回到了香港,重拾老本行。在香港那两年,她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住的地方。
直到后来,她遇到了高僧大师。大师知道她的情况后,表示愿意介绍她到香港佛堂去居住。这一住,就是两年。
在最惨淡的日子里,她和大批佛教徒们一起去各种寺庙跪在大殿里磕头拜佛。压力最大的时候,她的头发一撮一撮往下掉。
是大师让她明白,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禅意,修行就是好好地活着。如果每个人都能好好活着,就能好好修完一生。
这样一来,郑佩佩与佛结缘更深了。因为她外婆信仰佛教,所以她从小便跟着外婆一起烧香拜佛。外婆常说:“不可言,不可言。”所以在幼年的时候,佛教便在她的心中蒙上了一股神秘的面纱。
尽管这时她已年近半百,人生也早已走过了黄金期,昔日的“武侠影后”也很难再纲当女主角,但是她没有被击垮,信仰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在周星驰、刘伟强、李国立等人的帮忙下,郑佩佩得以再次出现在荧幕上。这位百折不挠的“女侠”凭借与星爷合作的《唐伯虎点秋香》重出江湖!
这部电影里面,所有的搞笑部分都由郑佩佩负责。谁也没想到,历经人生沧桑的她会用一部喜剧复出。
可以说,《唐伯虎点秋香》不仅成就了周星驰,更成就了郑佩佩,俨然她就是那个疯癫毒辣的华夫人。
再后来,一向以侠女闻名江湖的郑佩佩又一次挑战自我,首次饰演阴险毒辣的反派。这一次,她用《卧虎藏龙》重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最后凭借在这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她一举夺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并角逐奥斯卡。
4
坚持素食养生
也是因为吃素的缘故,在《花儿与少年》节目中,在去欧洲十多天的穷游路上,她每天只有生菜和西红柿能吃。
虽然早年的郑佩佩一直以打女的形象出现在香港的电影中,但是现实中的她却慈眉善目,跟任何人说话都是乐呵呵的的表情。相由心生,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欧洲拍摄《花儿与少年》期间,郑佩佩也坚持每天抄经。抄经的目的是为了跟人结缘,娱乐圈的很多人士手里都有她抄送的佛经,受到她的影响,都一心向善,一心向佛。
5
生前不成累赘,死后要捐赠遗体
演了一辈子的“侠”,对于什么是“侠义”,郑佩佩说,“侠义就是劫富济贫、见义勇为,而且完全没有私心。”她坦言,自从自己出演了侠女,就觉得自己是侠士,后来做事,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女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