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二维码,就不配做人吗”?国家已正式出文!
发布时间:2020-12-04 09:28:32 | 来源:就吃素
图片图片■ 编辑 头条君 | 头条早知道(ID:zao-888888)


01

“没有二维码,就不配做一个人吗?”
这是我昨天读到最尖锐的一条网友留言。
最近,在湖北宜昌。
有网友爆料,一名老人独自冒雨来交医保,但因为只带了现金被拒。
现场的工作人员回应道:
这里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
白发苍苍的老人,想说些什么,但动了动嘴唇,又什么也没说。
她也许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代她在手机上缴费的亲戚。
那一刻,老人落寞无比。
图片(图片来源:沸点视频截图)
但最让人唏嘘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些网友的评论。
有人说,具体的办事人员,也有自己的难处。
不错,当地也许是有规定,但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拒收。
法律早有明文规定,你为难一个年迈的老人,真就理直气壮吗?
有人说,在缴纳医保前,老人的孩子就不能教教她吗?
这句话冰冷又残酷,生活艰难,有几个子女能够日日陪伴在父母身边,更不用说其他。
真正应该被责备的,是对老人办事不便的刻意忽略。
所有的老人都曾是少年,但不是所有的少年都会理解老人。
生命两端从来是不平等的。
3岁的孩子打碎了一只杯子,可以只会被笑着责备太淘气。
但80岁的老人,没有微信,不会用智能手机,在这个社会,可能就会被淘汰,直至被歧视。

02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今年疫情以来,老人因为不会用微信,不会用智能机,处处受阻,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了。
健康时报,曾经记录下一位老人在北京艰难的求医经历。
由于牙痛难忍,儿子将她从老家接来北京做种植牙。
儿子工作非常忙,老人执意不让孩子请假陪她去医院。
但她直奔医院后,发现没有提前网络预约挂号,根本无法就诊。
儿子下班后,耐心地帮她注册网络预约挂号信息。
却又发现,他们想预约的医院放号时间是中午12点。
他们折腾了好几天,才约上号。
但系统又要求,进入医院大门前,必须先扫健康宝,填写手机上的表格,量体温。
老人年龄大了,表格里的字看不清,可能填错了,一直不能显示工作人员要的那个页面。
图片
尽管她两次挂上了号,还是进不去医院。
最后,迫于无奈,儿子只能专门请了假,陪老人去看了门诊。
疫情期间,完善相关信息,高效管理人员流动,当然没有错。
但让老人被一个二维码,或是一个健康宝难住,就是完美且正常的吗?
科技作家吴军,在《浪潮之巅》中说:
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
然而,就算竭尽全力,有些老人也真的赶不上了。
他们已经被此起彼伏的浪潮拍倒。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