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素食菜谱汇
大约爱吃的人都看过《风味人间》,其中多次提到了由中国人创造的国粹型食材——豆腐。
但有一款隐匿于蜀地巴山的豆制品,它被誉为豆制品中的战斗机,舌尖上的“非遗”,它就是四川开江豆笋。
豆笋又名豆筋、豆棒、豆杆,以四川开江闻名,开江豆笋2009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麦豆笋继承非遗文化,弘扬匠人精神。汇聚大豆精华,传统手工匠制。
开江豆杆,
挑选当地六月黄黄豆
经过磨浆、烧浆、摇浆变成豆浆,
再由豆浆变成豆笋
一根豆笋的形成,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开江豆笋制作过程特别繁琐,不仅需要耐心,更要依靠手艺。只为最纯粹的美味,制作过程包括:选豆 → 泡豆→磨浆→过滤→烧煮→提豆笋→烘豆笋→切豆笋→烤豆笋。
制作豆笋也有工厂和作坊之分别。工厂制作豆笋一般都是机械化流程量产,而作坊迄今为止都还保留着纯手工的制作方式,论品质和口感当属纯手工的更胜一筹。
制作豆笋对手艺是非常考究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手艺制作出的豆笋口感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除采用的原材料不同以外,另外就是制作的工艺。
整个豆笋制作过程是异常繁琐,考验的是耐心和手艺。一根看似简单的豆笋却有着如此多的工序,实属不易,向这份难得的坚持致敬。
豆笋里层的颜色均会比外面的稍暗些,这是因为豆笋是裹一层烤一层,然后再裹一层再烤,如此反复,因而最里层的颜色比外面的要稍暗些,属正常颜色。
与众不同的口感比肉更美美味
豆笋简单可理解为棍棍版腐竹,除了一样好吃之外,更加筋道,但其中奥妙却更不简单。
更重要的是,开江豆笋的原料只有大豆和水,无任何添加,更不可能存在防腐剂。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
技艺得到传承,美味方能源远流长。口感醇厚,绿色健康才是美食延续的制胜法宝。
无论是涮火锅还是卤菜,开江豆笋都像棉花一样柔软,吸收满满的酱汁,光泽诱人,美味十足。
一口吃下去,首先感觉到酱汁在口中四溢开来,紧接着豆香的气息逐渐蔓延整个口腔,仿佛味蕾不仅仅是长在舌头上,而是整个口腔。再配上劲道的口感,只能用人间美味四个字形容。
特别提示:豆笋在做菜之前一定要用冷水(常温自来水)浸泡5小时以上,中途能换1-2次水是最好的,切记勿用热水尤其是开水急泡,否则营养和口感全无。
开江豆笋传统手工制作 纯素无添加
高蛋白 营养丰富
▽
长按二维码 立即购买
所发布的文字及图片除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遇见美好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