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BOOK
2020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
《宝鬘庄严论》41
往期: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7《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8《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9《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0《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1《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2《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3《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4《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5《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6《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7《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8《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9《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0《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1《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2《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3《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4《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5《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6《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7《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8《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9《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0《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1《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2《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3《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4《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5《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6《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7《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8《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9《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40
六,智慧广大、我慢微小是无误之举。
智慧越大、越深、越广越好,傲慢越淡、越少、越浅越好。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有智慧,便洋洋自得、不可一世。闻思过程中,有些人学得如鱼得水,有些人学得磕磕绊绊,都在所难免,但这并不意味着与解脱有着正比关系。
傲慢有时候很隐蔽,仅看外在的言行,不一定看得出来,但若时常反观,也能及时发现。若等到别人指出来,都已经病入膏肓,相当于癌症晚期了,所以要懂得控制,懂得自律。
有些道友在一起讨论佛法的时候,只要有师兄提出一个幼稚的问题,有些人就会反唇相讥:你学了这么长时间,连这个都不懂,你学的什么法啊?这不但是傲慢的表现,还有点侮辱人格,应该为佛教徒所不齿。
有些有钱、有权的人也很傲慢,说话、走路的方式都不一样,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一般人不一定接受过戒除傲慢的教育。而佛教徒一直都在学习如何控制、断除、推翻傲慢,如果学着学着,傲慢心却不减反增,那就与正法背道而驰了。
佛住世的时候,印度的阶级划分泾渭分明、难以逾越,但佛陀却顶着世俗压力,制定了平等的戒律戒规,提出种族、阶级都不重要,戒定慧才是最重要的主张。几千年过去了,这一优良传统一直保持至今。所以,任何学佛群体,必须做到公正平等。
尽管学佛群体中的每一份子,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世俗背景,但在这个群体中,这些都一文不值。唯有闻思修、戒定慧,才是这个团体的荣誉与骄傲。但即使有了戒定慧,也不能傲慢。当然,如果真的有了戒定慧,也不会傲慢。
所以,任何学佛团体,都必须强调平等公正的原则。不能谁有钱谁就坐在前面,谁有钱谁就最有面子等等,不能把世俗的恶习带到佛教团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