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天祥宝光园"关注我们
天祥宝光园
公众号:txpt123
共享生命之美,一探灵性究竟,传递健康知识,佛医养生(公开许多不为人知的偏方、土方)两性、亲子、人际关系、冥想、内观、觉悟、职场、风水、改运、运势。关注人数突破数十万的大型公众平台 !
提起唾液,相信很多人都觉得不太雅观,但在中医里,唾液却是我们人体的天然养生圣品,被称为甘露、金津玉液、玉泉、天河水、华池之水……
在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中有一个“津常漱”,说的就是通过吞咽津液来养生的方法,别看这么一个小动作,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去做,功效可是非常强大的! 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可见唾液的来历不凡。但它也是人体津液的一部分。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对人体起到滋润、濡养的作用。如果将人体看做一个自然界的话,津液就像河流。如果河道里面的水少了,再好的船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中医自古就有“保津即保血”的说法。为什么当孩子发高烧或者大吐大泻时,我们一定要给他补充能够生津的饮品,就是为了防止津液耗损太过,导致气血大伤,病势加重。 《仙术秘库》讲道:“津液者吾身之精气,聚而成液,辅助五脏之机能,滋润六腑之作用者也。人无津液则五脏停其机能,六腑失其作用,气绝精尽而至于死,犹如水无源则流涸,灯无油则火灭也。” 而当人体津液充足时,不仅能提高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还能阻拦病邪的侵入势头,修复由病邪造成的损伤,调和失衡的阴阳二气。
“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也写到唾液能:
灌溉脏腑,润津肢体,怯病延年。”
吞津养生的方法
生津最简单的是舌抵上腭,要把舌头放松,不要用力顶。
也可以“赤龙搅天池”: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有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12圈,再像右转12圈。
这两个方法都可以令口内生津,等到口内满是唾液时再分三次咽下,并用意念送到丹田。
-End-
点个 在看,一起为健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