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天祥宝光园"关注我们
天祥宝光园
公众号:txpt123
共享生命之美,一探灵性究竟,传递健康知识,佛医养生(公开许多不为人知的偏方、土方)两性、亲子、人际关系、冥想、内观、觉悟、职场、风水、改运、运势。关注人数突破数十万的大型公众平台 !
经过几次验证,我真心相信,没福报的人是听不到,也不会念 南无阿弥陀佛 的。不知有缘朋友,你能不能念的出!
附录:
你是修了多少世的善根福德,才能念阿弥陀佛?
原创:仁禅法师 净土解行持名为多善根福德之教证
《阿弥陀经》中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而持名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这种讲法有没有什么教证依据呢?来看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中的一个回答。“问:即持名为多善根福德,此经之外,别有证据否?”首先,《阿弥陀经》中已经给了明确的回答。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下面马上就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就说明持名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这在《阿弥陀经》经文中是非常明确的。这里问,还有没有其他经的教证呢?下面莲池大师就回答:“答:历历可证。如《大悲》《大品》等说。”持名,念佛的名号,这是多善根多福德,这在经典中是“历历可证”的。首先来“证善根”,说明持名就是多善根:
首先引了《大悲经》,说明持佛名号是多善根。“证善根者,《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又云,我灭度后,北天竺国,有比丘名祈婆伽,修习无量最胜善根,已而命终,生于西方过百千亿世界,无量寿佛国,以后成佛,号无垢光如来。”接着举了《大庄严经论》里的一个公案,说明持名是多善根。“又《大庄严经论》,佛世一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等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观彼多劫无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证道果。因告大众,此人无量劫前,为采薪人。猛虎逼极,大怖上树,称南无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年纪很大了,八十多岁,来求出家。佛门当中有戒律规定,一般年龄太大是不能出家受具足戒的。但是如果不受具足戒,那么是不限年龄的,都可以出家。但是舍利弗等大弟子阿罗汉都不肯度他,主要是观察到他很多大劫以来都没有善根。后来佛自己把这位老人度了,而且他还证得了圣果。大家感到奇怪,就去问佛,佛就回答:“这个人无量劫前是一个樵夫,有一次上山砍柴的时候,被老虎追着,害怕得不得了,最后就爬到树上去了。这时候他就称了一声‘南无佛’,以这样的善根,现在遇到我而得度,成就了圣果。”这是释迦佛亲口讲的。“《华严》第十回向云,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去来现在一切诸佛。而次云,以此念佛善根。凡此,皆持名为多善根之明证也。”《华严经》里也说“以此念佛善根”,说明念佛就是多善根。这样的教证在经典当中有很多,数不胜数。
下面再来看“证福德”。
持名念佛不但是多善根,而且也是多福德,是福报最大的。念一句佛号,也可以说是多福德的明证。“证福德者,《大品般若经》云,若人散心念佛,亦得离苦,其福不尽,况定意念。"第一个教证:《大品般若经》里讲:“若人散心念佛,亦得离苦,其福不尽,况定意念。”"《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刹。"第二个教证:《称扬诸佛功德经》中讲:“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刹。”"《智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满一千岁,七宝奉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第三个教证: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满一千岁,七宝奉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增一阿含经》云,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毂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第四个教证:《增一阿含经》:“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毂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如果能够称佛名号(不仅仅局限于阿弥陀佛一佛),那么在“毂乳顷”这样极短的时间内,功德就可以超过“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的功德。"凡此,皆持名为多福德之明证也。”证明念佛是多福德的教证也有很多。可见能念佛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亦是善根浅薄
下面再来看《疏钞》中的问答。“问:此土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宁可谓之少善根耶?”问:在我们娑婆世界,如果有人单单修一个圆顿法门,比如禅宗、天台、华严这些圆顿教法,但是不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念阿弥陀佛,难道说这个人是少善根吗?下面莲池大师的回答非常明确:“答:圆顿行人,虽悟一心,尚余后有,正宜求生彼国,亲近弥陀。喆老青公,皎然覆辙。若其自负圆人,不愿往生,当知亦是善根薄故,如《华严》说。"如果单修一个圆顿的、殊胜的大法、高法,比如修天台、华严、禅宗、密宗,甚至是禅宗开悟的,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往生的话,那也可以说就是少善根、少福德,善根福德不够。有人专门问过莲池大师,说:“如果不愿往生西方,是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缘呢?”莲池大师就非常明确地回答:“对,就是这样,就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个地方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圆顿行人,虽悟一心,尚余后有,正宜求生彼国,亲近弥陀。”“圆顿行人”,即使开悟之后,但是“尚余后有”,没有出离生死,所以还是要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喆老青公,皎然覆辙。”真如慕喆禅师和草堂青禅师的公案,告诉我们不能走他们的老路。“若其自负圆人,不愿往生,当知亦是善根薄故,如《华严》说。”《华严经》当中,所有登地以上的圣者菩萨,乃至等觉菩萨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如果不往生的话,当然就是善根浅薄。难道你比华严会上的圣者菩萨都要厉害吗?他们都往生,为什么你不往生?“……言《华严》者,入法界品云,遮那会上,诸大声闻,不见佛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故知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华严经·入法品》里面讲:“遮那会上,诸大声闻,不见佛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这些二乘声闻宿世没有修习过见佛的善根,所以就见不到佛,对于《华严》大法也就如痴如聋。“故知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可见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这确实是大善根、大福报。仁禅法师《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讲记》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转发的文章,它可能触动一个人,改变他的人生,从此朝着光明前进,迈向生命的圆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让你身心越来越健康的念佛窍诀!
如果你业障太重,妄想心太多,那就用印祖提倡的十念记数,可以非常有效地对治妄想。
印祖的十念记数法,就是念佛的时候,从一数到十,再从一数到十。而不能二十、三十、一百、一千,这样念不行的,太累了,不容易入静。
印祖给我们介绍的念佛方法,既可以摄心,又很轻松不会太累,你只要全神贯注去计数,从一数到十、从一数到十,这样你只要一打妄想,计数肯定就记错了、乱掉了。